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影,«长津湖»累计票房超54亿,暂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名,社会效益空前。该剧通过艺术手法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该剧艺术形式创新,视觉效果震撼,充分拉近了主流文化和青年的距离,心生“信念感”“使命感”。全剧没有任何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人物的艺术描写,生活化地揭示了抗美援朝精神。主创团队高度重视剧本创作,历时3年,从亲历老战士考证、人物塑造、情节编织等方面反复打磨,完成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长津湖»成功播出的启示。
2 . 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15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德州市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0年前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轨迹,成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正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争取解放的年代。大批文艺青年和红军中的文艺工作者汇聚延安,给延安文艺的百花园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新局面,但也出现创作中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倾向。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文艺界的情况、想法后,毛主席在1942年5月23日座谈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慢条斯理却气势磅礴”地作了总结性讲话,这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作家们纷纷深入生活第一线,使延安文艺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陆续出现了歌剧《白毛女》、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小说《小二黑结婚》等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沿着讲话所指引的方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文艺因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如一部脱贫题材的“土味”电视剧《山海情》成为“爆款”,众多网友纷纷给予好评。另一部“土味”电视剧《装台》同样表现不俗,收获大批观众的“芳心”。“土味”电视剧为何“香喷喷”?有专家表示,不管是《装台》还是《山海情》,它们体现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不回避社会中的问题,触发了我们心底最有生命力的、最接近我们灵魂的东西,既抒写了普通人踏实而暖心的生活故事,又捕捉到了时代变迁的壮阔波澜。历史洪流中普通中国人真实、艰难的奋斗历程和其中流露出的真情,正是打动观众的关键。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什么能够影响至今。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创作出更多“香喷喷”的“土味”作品。
(3)2022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某地文艺界举办相关纪念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两条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15字以内。
2022-08-25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4 . 从三星堆考古直播成为全网关注的热点,到“95后”视频博主手工“复原”三星堆金面具、金杖;从《唐宫夜宴》《中国考古大会》等电视节目火出圈,到“博物馆+剧本杀”备受年轻人追捧……文化遗产更多地走进当代生活,为我们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和文化自信的底气。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     
①着眼青年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
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
③依靠科学技术,拓宽文化传播途径
④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激发文化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某地连续三年举办“百戏盛典”活动,让全国现存的“卫调花鼓戏”“蓝关戏”等348个剧种一一亮相,推动了传统剧种守正创新,融入现代,获得重生,并成为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动。这表明(     
①文化守正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海纳百川是文化守正创新的应有胸怀
③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4更新 | 146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短视频达人张某凭借着高频快剪的视频风格展现了独特的东北农村生活,在三个月内迅速吸粉近1900万。在被中国消防点名后积极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并在作品中与消防员联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张某圈粉的原因是(     
①视频作品反映人民的生活,迎合观众需求
②注重作品社会效益,给观众以正确的引导
③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创作风格的创新
④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1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7 . 《我和我的家乡》采用拼盘式叙事模式,聚焦医疗、扶贫、教育、环保、旅游等方面,通过喜剧的样态,以幽默的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普通百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的同时引发大家思考。该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满足人们不同性质文化需求
②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找到了与群众实践的交汇点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将主流价值、艺术表达有机结合
④以传统文化为根源,推进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襄青山两岸走……”《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饱含浓烈革命情怀、民歌韵味旋律的歌曲,是由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为电影《闪闪的红星》所谱写的电影插曲,多年来为人们广为传唱。2020年12月,光明网“精品是怎样炼成的”专题网络视频节目组对傅庚辰作了采访,下面为访谈的部分内容。

♦问:电影《闪闪的红星》这部节奏紧凑的革命题材影片为何要加入抒情歌曲?

傅:要更深刻、更丰富、更恰当地表达影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内容,从艺术结构上讲,需要一首男高音、舒展的、优美的歌曲。因此,就依据剧情创作了这首抒情歌曲。

♦问:民歌戏曲元素是如何汲取运用到《红星照我去战斗》歌曲中的?

傅:在我学习作曲时,老师要求每人必须会背50首以上的民歌,学会两门戏曲。这个学习过程是系统学习,不是断章取义,因而创作中就能熟练借鉴过来。

♦问:为什么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音乐风格作为自己的创作追求呢?

傅:创作出让老百姓易于接受的那种风格、那种语法,才便于作品为群众接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红星照我去战斗》这一文艺精品是如何炼成的?
2021-04-01更新 | 34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期测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回顾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开发北大大荒时,面对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人们发出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赞叹。如今,东北黑土地上产出的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足见黑土地作为粮食生产战略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要看到,几十年来的高产稳产,不可避免会对黑土地肥力速成一定遗支,出现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问题。以前拼面积、比产量,现在拼绿色比质量,粮食生产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今,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例如,利用现代耕作技术让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全秸秆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能增加20%左右。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察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习近平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一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再次表明,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好基本田。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原理,说明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对黑土地保护的作用。
(2)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运用《文化生活》中创新的知识加以分析。
(3)请就如何让耕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更好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提两条合理建议。
10 . 虎年伊始,一部聚焦中国百姓五十年生活史的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后圈粉无数。这部作品从寻常生活里纵览时代潮流,从家庭结构里洞察社会变迁,从人物情感里观照中国人坚忍与担当,用史诗般的磅礴之力书写家国情怀。创作团队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故事宏大又真实具体,让观众看后深受触动。这启示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要(     
①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人的故事,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
③把握时代脉搏,传递崇高的价值追求
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借鉴有益经验为我所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