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138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作家,编剧周梅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创作合格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就要把握时代的本质。总要有一部分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那些问题,不能在矛盾面前闭上眼睛,不能装作看不见。因此,文艺工作者应(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创作出反映人民呼声的优秀文艺作品
②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
③走进生活,贴近人民,积极回应时代和人民的呼声
④面向文化市场需求,用现实主义题材提高作品的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抒写了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过程。全文以理性客观的视角,详细描述亲人、朋友、同事、邻居,以及或熟悉或陌生的同城中人,与疫情决一死战的具体细节,用大量事实和实际行动表现了武汉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的“拼命”精神,使人理解为何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为何是“英雄的人民”。可见(     
①生动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作的导向
③弘扬时代主旋律是文化创作的根本目的④优秀作品应该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20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4 . 1950年9月,王莘从天安门广场前经过。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秋风被吹得沙沙响,少先队员们敲着军鼓、唱着歌正在练习队列,这一幕触动了王莘的心弦。“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未加思索,这几句歌词就和着曲调一同流淌了出来。《歌唱祖国》的创作经历表明(       
①文艺作品源于创作者的创作灵感②艺术家是文化创作的时代背景
③文化创作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暑期档,“另类”哪吒收获共鸣,打破成见的“不认命”催人奋进。影片虽取材于神话,却贴近大众现实生活,哪吒身上“孤独的熊孩子”身影,更是引发了教育反思。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对传统文化的承袭,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要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对立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深州长江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创作的根本问题。文艺创作,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可见,文艺创作必须(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把经济效益放首位
③坚持源于社会实践       ④加强传统文化传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为助推山东文旅产业发展,山东省有关部门将具有传统工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从“深闺”抬到大众面前。他们通过“非遗+景点”拓阵地,让山东处处有故事,遍地是非遗,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内生动力。这对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是(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③文化创新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④应该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中进行文化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们献上什么”,故宫负责人这样分享“故宫正青春”的理念。但服务年轻人,绝不只是“老爷爷卖萌”,而更要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与到相关产业的生产中来,这样文博、文创事业才有了新的源头活水。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③文化的传承必须与流行文化深度融合
④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1-02-26更新 | 256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十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三调政治试题(校外)
9 . 纪录片《民族的吼声》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再现了抗战时期的烽火连天岁月,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观众的好评。一致认为这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片子。这说明该作品(       
A.以人民群众为文化创造的主体B.体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的融合
C.必然促进教育的繁荣和发展D.立足社会实践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10 . 被称为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在国内外受到好评,该电影的成功不在于令人叹为观止的情节和炫目的特效,还在于它反映的“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这启示我们(       
①打破常规是文化创新成功的前提                 ②赢得市场的文化创新才是有价值的
③创新是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创新要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