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40年乘风破浪,40年春华秋实,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深圳奋斗者、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民生等多个角度,讲述了深圳特区40年来的奋斗故事。如《华强北一一深圳奇迹创造者》,《视野一一深圳四十年掠影》等都是深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长相进、相裹挟而前行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备受好评,极大地激发和凝聚了深圳人民的精神力量。这要求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     
①要用文艺之笔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
②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应坚持多元化指导思想,实现百花齐放
④要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河北张家口市桥东区民间艺人利用当地石材,陆续创作了一批以“激情冬奥”为主题的石雕画作品,展现冰雪运动的魅力。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民间艺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重要力量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社会生活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是因为(     
①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②建党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国家竞争的根本
③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创造主体
④传承建党精神能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2021年6月12日晚,河南卫视为端午节打造的晚会端午奇妙游正式播出,其中的水下中国风舞蹈《祈》 以新颖的表演形式,绝美的视觉冲击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惊艳了全网。从中可以看出(   
①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艺作品的价值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③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需要观众具备必要的审美素养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为优秀文艺作品迅速传播提供了重要途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五一”小长假,三星堆博物馆再度成为热门“打卡”地,三星堆文创产品销售火爆。除了刷屏朋友圈的“青铜面具”冰激凌,三星堆主题口罩同样受到年轻人欢迎。三星堆文创产品走红说明(     
①以文创产品为载体才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文创产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   
④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这表明(     
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文艺创作要创造美,必须发展高雅文化
③文艺创作要立足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
④文艺创作要充分发挥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礼仪等。

中国非物盾文化遗产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它们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承载了中国文明的价值、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展示中国广博、深厚的非遗文化艺术成果,增进摩洛哥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中摩两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2020年11月2日,由中国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的“物以载道——中国非遗数字展”通过中摩数字媒体平台上线,同名线下展于11月2日至12月2日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展览聚焦中国优秀的非遗资源,从器物角度展现中国文化的典雅气韵和匠心传承。展览打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在实景布展基础上,采用“科技+非遗”手段,借助AR技术拍摄制作,打造裸眼VR效果的3D数字展厅,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古老非遗赋予崭新活力。

对于非遗的传承,既要坚守传统技艺,更要对其进行文化创意赋能,开发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产品,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融入生活,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怎样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对于非遗的传承,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必要性。
(3)“当好传承人,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侗族大歌、苗族蜡染技艺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列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5-07更新 | 44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一中2021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百年时空,星光璀璨。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上,成长和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他们中)有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有敬业奉献的劳动模范,有科技报国的科研尖兵……夏明翰慷慨写下《就义诗》,方志敏深情吟读《可爱的中国》,赵一曼面对日军的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牺牲,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雷锋行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黄旭华为了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几十年,樊锦诗北大毕业后为护国宝一辈子坚守敦煌,钟南山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关键时刻“逆行”冲上抗疫一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气壮山河的群英谱。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学习党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缅怀先烈、感怀先进中坚定人生的目标,以英模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故事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化类节目,一群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演绎《永不消失的电波》《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焦裕禄》等经典片段,访谈烈士后代和相关知情人物,再现真实故事背后的情感力量,引起观众强烈精神共鸣,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分析学习党史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3)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请为党史宣传拟写两条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16字以内。
2021-05-05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山海情》,打破了创作中的“固化”呈现方式,书写了极具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主旋律扶贫剧”新篇章。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移民在国家扶贫政策号召下,在福建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通过奋斗创造幸福,将黄沙弥漫的“干沙滩”建设成充满希望的“金沙滩”的故事。这是一部真正的主旋律作品,却“反套路”地没有拔高和歌颂,而是立足群众的平民视角,展现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现实矛盾,十分接地气,力求通过个体的喜怒哀乐展现大时代的波澜壮阔。


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孕育了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许多伟大壮举,我们应当从中不断挖掘素材,捕捉灵感,创作出更多“有情怀、有温度、有口碑”的文艺作品。正如《山海情》主创人员所言,关在屋子里假想,组织人马侃剧,出不了有血肉有温度、有担当有情怀的好作品。要扑下身子,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扎到老百姓人堆里,才能创作出滚烫、鲜活的高质量剧作。和“涌泉村”的村民们一样,文艺创作也要“脱贫”,这个“贫”,就是生活积累与时代担当的贫乏。

扎根生活的沃土,回到人民大众中去,艺术之树才会常青。从《人民的名义》到《大江大河》再到《山海情》,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品的走红,释放着一个鲜明信号-文艺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1)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文艺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的理解。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电视剧《山海情》的创作是如何实现“脱贫”的。
(3)《山海情》是“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请为该剧目的创作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1-04-20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一中202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10 . 《我和我的家乡》采用拼盘式叙事模式,聚焦医疗、扶贫、教育、环保、旅游等方面,通过喜剧的样态,以幽默的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普通百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的同时引发大家思考。该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满足人们不同性质文化需求
②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找到了与群众实践的交汇点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将主流价值、艺术表达有机结合
④以传统文化为根源,推进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