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2020年9月29日,“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对话论坛在京开讲。论坛围绕当代文学的翻译、传播、推广、海外影响力、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了交流,并以国家一级作家雪漠及其作品的海外翻译与出版为例,进行了深度解读。

与中国本土当代文学所表现出的百花齐放景观相比,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总体上还显得比较寂寥。怎么将我们的好作品传播到海外,最大限度地让读者接受?首先是作家的创作质量,因为这是一切优质作品海外传播的起点和根本所在。其次是翻译环节,翻译的对象是语言,而语言却是以文化为根基的。正确处理好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尊重差异,才能让海外读者更好地理解、体会中国文学。雪漠的作品立足中国西部乡土,书写了西部的历史、当下和西部文化,塑造了农民、猎人、骆驼客、民间武人等西部乡土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文学成就和中国文化特质,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传播的成功范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国当代文学更好地在海外传播?
2021-01-19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山东专用】必修3: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包括农学思想、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三是乡村景观文化,它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

材料二   新时期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需特别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最理解乡村文化与自身生产、生活的关系。二是坚持保护好传统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存在于式样各异的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中,乡村的劳动与消费方式、节日与交往习俗,以及乡村的家庭、家族、邻里等,都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载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有关知识,说明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阐释新时期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应特别注意遵守的两个原则及其依据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3)请就如何继承和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1-05-12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专题40 寻觅社会的真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