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三、全过程民主【理论链接】
1、【政治生活】

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       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
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5、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注:我国政府观点主权高于人权。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民主选举的选举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种选举方式各自优缺点。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3、制约选举的因素:
(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
(2)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4、四种选举方式的范围:
直接选举:
①国家事务方面: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社会事务方面,城市居委会选举、农村村委会选举
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
差额选举:人大代表
等额选举: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三社一专”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决策利民。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7、实行民主管理,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1)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8、理解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是村民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9、农村村民如何实现村民自治?(理解即可)
(1)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3)通过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4)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的工作。
10、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信人舆新”
(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发挥着独特作用。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新方法。
11、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消除腐败现象。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12、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三、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1)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2)职权:“法定免督” 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4、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表审询案”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2)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区别“一府两院”与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一府两院”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其中政府是行政机关,法院是审判机关,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及它的含义。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物的政治制度。
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及表现。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9、分析说明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意义: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3)优越性:“2人2国”
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四、我国的政党制度
1、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
(1)地位: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
(2)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性质和宗旨决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3)意义(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地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地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2)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4、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党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首基活左右)。
(1)通力合作的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9、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
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物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10、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主题和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11、我国政党制度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当舍正统经文”
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
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等。
5、为什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优越性:“安全、权利、关系、事业发展”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六、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7.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了解)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一项完整、全面的政策。
8、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了解)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9、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了解)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10、认识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了解)
(1)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2)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10、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1、我国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生活与哲学】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四、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五、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⑴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2021-11-0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过程民主
2 . 三、【理论链接】
1、【政治生活】
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中国共产党
1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
1)地位: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
2)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性质和宗旨决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3)意义(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地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地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2)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4、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生活与哲学】
一、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二、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⑶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⑴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⑵联系:①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②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
四、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⑴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注意: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而非普遍性包含特殊性。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抓好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举一反三、先“试点”后推广,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
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五、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原理: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原理: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⑵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②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③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2021-11-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辛亥革命110周年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三、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理论链接】
1、【经济生活】
(1)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提高低收者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水平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刺激内需,助力复工复产
(3)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促进社会公平。
(4)兼顾效率与公平
1、含义: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带动相关社保待遇提高,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
①必要性   
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
②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③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④手段
经济手段——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法律手段——通过立法规范、司法打击
行政手段——通过辅助手段,用得比较少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底层劳动者收,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2、【政治生活】
(1)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①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③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政府的作用
提供管理和服务。
(4)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
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说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生活与哲学】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是综合考虑本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生产力水平等因素,体现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是政府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有利于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社会。
(3)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通过收分配政策来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体现了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021-11-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最低工资标准上调
4 . 三、【理论链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西迁精神
1、【政治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文化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一是文化氛围的无形影响,二是参加文化生活的影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已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②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去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4、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5、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B.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排除“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又要排除“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四、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的原因。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作用)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怎么做)
6、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必要性+意义)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B.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B.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3、【生活与哲学】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⑵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②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③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3.价值与人生价值
⑴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⑵人生价值: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②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4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总之,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主体性特征。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
6.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⑵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⑶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⑷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发生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8、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①、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①、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2022-01-0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12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5 .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个人发展完全被动的由社会历史发展决定
③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类意志和目的决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6 . 一、【十九届六中全会热点直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十九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
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稿
百年历程创造四方面伟大成就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百年奋斗带来四方面改变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
使近代一百多年饱受奴役和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
使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成功道路
使新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总结成就经验有三方面的意义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
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说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回答两个重问题
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
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
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的赶考之路一份新的卷
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份优异的答卷
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一个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六中全会
名称时间审议通过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十三届六中全会199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十四届六中全会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十五届六中全会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八届六中全会2016年《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二、【权威声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习近平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我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1、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议题的考虑
  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在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关头,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左”右两方面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思想,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了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党中央认为,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中央认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研究的问题多。总的是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全面总结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深入研究党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百年历程,深刻领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入研究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深刻认识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更好为人民谋幸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深入研究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
  党中央认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
  对这次全会决议起草,党中央明确要求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我们党已先后制定了两个历史决议。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这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顺利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基于此,这次全会决议要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以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第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这次全会决议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主要考虑是,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的历史,前两个历史决议已经作过系统总结;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和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三十周年时党中央都进行了认真总结,我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也作了系统总结。因此,对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历史时期,这次全会决议要在已有总结和结论的基础上进行概述。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有利于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第三,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关于党的十八大之前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前两个历史决议、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都有过大量论述,都郑重作过结论。这次全会决议坚持这些基本论述和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特别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对党的历史都作过总结和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这次全会决议要体现这些新认识。
2、决议稿起草过程
  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成立文件起草组,由我担任组长,王沪宁、赵乐际同志担任副组长,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及有关中央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文件起草工作。
  4月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从反馈意见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一致认为,党中央决定通过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充分体现党牢记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充分体现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一致赞成这次全会着重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并就决议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认为,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持续奋斗,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奇迹,彻底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生动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壮丽篇章,成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功业,为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党和人民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宝贵历史经验。这些都值得系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建议,这次全会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新鲜经验。
  按照党中央部署,文件起草组认真学习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充分吸纳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重大问题,认真开展决议稿起草工作。
  9月6日,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决议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
  从反馈意见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决议征求意见稿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赞成决议稿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一致认为,决议稿最鲜明的特点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反映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符合历史事实;决议稿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论述和评价,同党的历史文献既有论述和结论相衔接,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党的历史的新认识。决议稿总结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全面、深刻、系统反映了党对中国、对人类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总结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认为,决议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同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必将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逐条分析这些意见和建议,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经反复研究推敲,对决议稿作出547处修改,充分反映了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在决议稿起草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进行审议,形成了提交这次全会审议的决议稿。


3、决议稿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决议稿除序言和结束语之外,共有7个部分。
  第一部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分析党产生的历史背景,总结党领导人民在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和创造的伟大成就,以及创立毛泽东思想、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成就。强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第二部分“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巩固新生政权,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的历史进程和创造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加强执政党建设所作的努力和积累的初步经验,在阐述这一时期党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进行科学评价。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部分“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总结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贡献,从党领导全面开展拨乱反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展现新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第四部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分析新时代党面临的形势、面对的风险挑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重点总结九年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基础上,以更宏阔的视角,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即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阐述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这五条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强调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七部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围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强调全党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强调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强调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1-11-3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十九届六中全会
7 . 三、【理论链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经济生活】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迹经济、私造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方面重要作用。
(2)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接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祖互促进、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位有经济主是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制风险能力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原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经造匿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开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培育更多充满适力的市场主体。
2、【政治生活】
一、政府职能
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政府为什么坚持依法行政?
(1)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三、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化优势。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生活与哲学】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⑶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四、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022-01-0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3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8 . 三、《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理论链接】
【经济生活】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含义:
以人民为中心目的→人民幸福→要求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人民共享。
(1)发展为了人民: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满足人民美好需要;促进人全面发展。
(2)发展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引领实践。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
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2、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地位(重要性):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要求: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蔚然成风。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地位(重要性):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要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地位(重要性):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要求: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地位(重要性):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求:   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地位(重要性):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开拓新境界。
【政治生活】
①国际组织
(1)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1)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一般性和专门性。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②国际关系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③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④关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1)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2)我国公民为什么要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⑥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⑦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为什么?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利益。
(2)怎么办?
我们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生活与哲学】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是政府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有利于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社会。
(3)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1-11-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三、【理论链接】
1、【经济生活】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支出,财政赤字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
二、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四、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3、税收的种类
①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五、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3、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4、依法纳税的义务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②要增强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即纳税人的权利)
2、【政治生活】
一、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及它的含义。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物的政治制度。
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及表现。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生活与哲学】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四、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五.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⑴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2021-1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房地产税试点改革
10 . 对下图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          
②国家应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消除市场弊端
③市场活动要遵循诚实守信原则          
④消费者应增强鉴别能力,惩罚失信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26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及2021年高考考向预测》专题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