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具体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走进基层、贴近群众,采写了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这生动地告诉我们(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源于文化创作者的努力
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大众传媒成为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2023-02-22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创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近年来,我国科技助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多地积极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通过虚拟展示、“云”直播讲解、智慧博物馆等创新方式,实现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相得益彰,增强代入感,沉浸感,愉悦感,促进革命文化的广泛深入传播。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更好地服务人民
②科技应用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③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得益于革命文物保护
④变革传播技术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0年前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轨迹,成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正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争取解放的年代。大批文艺青年和红军中的文艺工作者汇聚延安,给延安文艺的百花园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新局面,但也出现创作中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倾向。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文艺界的情况、想法后,毛主席在1942年5月23日座谈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慢条斯理却气势磅礴”地作了总结性讲话,这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作家们纷纷深入生活第一线,使延安文艺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陆续出现了歌剧《白毛女》、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小说《小二黑结婚》等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沿着讲话所指引的方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文艺因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如一部脱贫题材的“土味”电视剧《山海情》成为“爆款”,众多网友纷纷给予好评。另一部“土味”电视剧《装台》同样表现不俗,收获大批观众的“芳心”。“土味”电视剧为何“香喷喷”?有专家表示,不管是《装台》还是《山海情》,它们体现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不回避社会中的问题,触发了我们心底最有生命力的、最接近我们灵魂的东西,既抒写了普通人踏实而暖心的生活故事,又捕捉到了时代变迁的壮阔波澜。历史洪流中普通中国人真实、艰难的奋斗历程和其中流露出的真情,正是打动观众的关键。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什么能够影响至今。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创作出更多“香喷喷”的“土味”作品。
(3)2022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某地文艺界举办相关纪念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两条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15字以内。
2022-08-25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柜、实物、说明牌是博物馆的“老三件”,河南博物院跳出“三大件”,探索新表达,玩转新技术,推出新文创,成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排头兵,让文化焕发活力。河南博物院利用技术手段制作优质的内容资源,通过《中原藏珍》《红色记忆》等带有生动讲解的短视频,让观众即可欣赏到从未谋面的珍宝。《中原藏珍》每集讲述一个文物故事,每周推出一期,深受观众喜爱。为了让更多文物为人所知,河南博物院还陆续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等平台,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频上热搜话题。此外,在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兼有古朴和现代之美的百花奖LOGO引发网友热议,该LOGO的设计灵感源于举办地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杜岭方鼎上的兽面纹;2021年初,一支5分钟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全网,从历史中穿越而来的“美人”原型取自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这些文物均是河南博物院的馆藏文物。

在2021年全国双创周上,河南博物院数字考古盲盒亮相郑州双创街区,用户进入支付宝“一起考古吧”小程序,不仅可以在虚拟考古工地里体验洛阳铲、毛刷等考古工具,还可以了解所挖到的宝物故事。目前已有80多款文物上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河南博物院为什么能让文物焕发活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以时间为轴线,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结合大气磅礴的舞蹈、音乐、朗诵等艺术语言,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带领人民奋进新时代的壮丽画卷。该作品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凝聚复兴伟力
②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赓续红色基因
③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唤醒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满怀信心地向前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2年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将《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以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通过人物的虚实交错、情感的古今交融,将悠远绵长的传统文化意象,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引领观者踏入时光的循环里,让观众大呼“再看亿遍”。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展示中才能焕发生机
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目的和归宿
③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④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0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7 . 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移民在国家扶贫政策号召下,在福建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通过奋斗创造幸福,将黄沙弥漫的“干沙滩”建设成充满希望的“金沙滩”的故事。通过个体的喜怒哀乐展现大时代的波澜壮阔,俘获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这表明(     
①优秀作品要立足社会实践,弘扬时代主旋律
②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③讴歌劳动人民是优秀作品创作的源泉
④弘扬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唯一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某地连续三年举办“百戏盛典”活动,让全国现存的“卫调花鼓戏”“蓝关戏”等348个剧种一一亮相,推动了传统剧种守正创新,融入现代,获得重生,并成为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动。这表明(     
①文化守正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海纳百川是文化守正创新的应有胸怀
③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4更新 | 14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影,«长津湖»累计票房超54亿,暂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名,社会效益空前。该剧通过艺术手法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该剧艺术形式创新,视觉效果震撼,充分拉近了主流文化和青年的距离,心生“信念感”“使命感”。全剧没有任何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人物的艺术描写,生活化地揭示了抗美援朝精神。主创团队高度重视剧本创作,历时3年,从亲历老战士考证、人物塑造、情节编织等方面反复打磨,完成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长津湖»成功播出的启示。
10 . 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材料说明(     
①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吸收外来
③开放包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④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3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