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目前所知“中国”二字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青铜酒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 意为在天下的中央地区建都。 甲骨文中“中”字代表一面旗帜迎风飘扬在部落中央,“国”字的左半边是城邦的聚集,右边是兵器戈,意为拿起武器保卫家国。如今, “中国”所蕴含的意义从简单的地理坐标演变成一部鲜活的民族发展史。这一演变(     

①佐证了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强大连续性
②诠释了文化具有多样性,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
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凝聚着人民的实践智慧
④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都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②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
④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12更新 | 156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0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线上)

3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历经千年,黄河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不断吸收北方游牧文化,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进行文化输出,融合其他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历史表明,黄河流域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黄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事业,同时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发展出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及生态文明等新的文化内涵,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概括黄河文化的特点并对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行分析。
2020-08-16更新 | 31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1年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模拟预测试题
4 . 2019年7月,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的三重城市格局,展现了长江流域早期国家的城市文明特征:其外围水利系统具有防洪、水运等多种功能,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防洪水坝系统。该遗址
①实证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和底蕴深厚
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质
④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3·广东广州·一模
5 . 广东剪纸最有代表性的是佛山剪纸和潮阳剪纸。佛山剪纸手法上以凿、衬、印、手绘等技法为主,用料上大量应用铜箔、锡箔和银箔。潮阳剪纸最大的特点是阴阳剪,“阳剪”纹线工整细致,“阴剪”线条粗犷有力,交替使用,粗细相破相助,极富特色。广东剪纸艺术体现岭南文化的(            )
A.源远流长B.区域性C.时代特征D.包容性
2016-11-26更新 | 4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综合测试政治试卷(一)
2014·广东广州·一模
6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8—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行业总收入趋势

注:同期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从6000万增长到近8000万人。
材料 广州某古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1)概述上图反映的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2)结合上图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分析古镇发展民俗旅游业的积极意义。
(3)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2014-05-21更新 | 6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