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中国是桥的国度。一座座风格不同、造型各异的桥梁,宛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装点着大美中国。

赵州桥,建于隋朝,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桥体饰纹雕刻精细。

卢沟桥,建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它不仅是桥梁史上的杰作,更记载着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血海深仇。193777日,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由此可见(       
①中国桥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
④实践的主体差异导致实践的成果不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立项实施,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我们每次发射都要进一步优化,到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三十年来,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上材料所包含的辩证法的观点有(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③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工作就会取得胜利             ④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从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到韩愈的“求士为国,不私于家,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再到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浓厚的家国执着与坚定流传至今。

在充斥着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家国情怀是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我死国生,从容去”的壮怀激烈。在帝国主义封锁的新中国初期,家国情怀是举国合力抗美援朝的决绝,“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深藏功与名的赤子之心。在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家国情怀是藏族牧民自愿守边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朴素情感,以身作界碑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无悔誓言……

进入新时代,从脱贫攻坚战中“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到改革大潮中“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非凡魄力,到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顽强意志……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家国情怀赋予中华民族共克时艰的坚强。党成立百年来,家国情怀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的认识。

2024-03-03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国庆上映的史诗战争巨制《长津湖》,打破了26项影史纪录,以票房突破57亿元摘得中国影史桂冠,该片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为背景,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情况下,以钢铁般的意志、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击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了战局形势,打出了军威国威,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振奋人心的乐章。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在新时代仍要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红色文物、烈士纪念设施、革命纪念场馆等,承载着英烈的光荣事迹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守护红色文物,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丰碑。这表明(     
①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护好红色资源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红色文物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
④红色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为有牺牲多壮感,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形成了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这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我们今天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       )
①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具有源远流长和强大包容性的特质
②是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表现
③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时代内容,并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就是当代的中国精神,为我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0-27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锋精神,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雷锋事迹传遍中华大地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至今仍被广为传诵的《雷锋日记》,诉说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远大理想,跃动着蓬勃不息的时代脉搏——“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以他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从此,这个响亮的名字印刻人心,他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他的事迹深入人心。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雷锋事迹深入人心的原因。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3年2月23日,“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2)某校高三A班拟举办以“弘扬雷锋精神踔厉奋发新征程”为题的演讲比赛。结合材料,围绕主题写一篇演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⑤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6-1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3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就发出伟大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材料一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前后相继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历史启示人们,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方能把握历史主动,赢得美好未来。历史主动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主动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勇于开辟未来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品质。

新时代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到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创造性地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必将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


(1)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谈谈如何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上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

材料二 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精神禀赋和强大基因。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湖南共产党人以富有历史主动性、历史创造性的斗争实践,树立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典范,为锻造伟大斗争精神作出了突出贡献。踏上新征程,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湖湘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内核始终如一。他们同三湘人民一道,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勠力同心,建设经济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打造美丽湖南、健康湖南、法治湖南、平安湖南……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3)湖南共产党人在伟大斗争中谱写了湖南发展新篇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三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青年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4)当代中国青年要响应党的号召,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规点明确;②逻辑清晰,语言使用规范;③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05-30更新 | 4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3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政治试卷
9 . 2023年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60年来,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雷锋不仅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被淡忘,而且已从一个典型人物衍生为一种社会文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这主要是因为(     
①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道德标识
②雷锋精神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④雷锋精神是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4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政治试题
10 . 2023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一代代人以自己的方式传承雷锋精神。从上世纪60年代的热爱劳动……到本世纪10年代的助学支教到20年代的红色传承和关爱奉献,60年以来,在“雷锋”这个标杆的引领下,人人争当“雷锋”已经拓展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①体现了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核心
②说明了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③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的同步融合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