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这表明(     )
①中国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于继承,关键在于创新
③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④中华民族精神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如今的北斗相关产品已经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到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浩瀚的太空孕育出中国人民的北斗精神,立起了中华民族又一座精神丰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北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③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质
④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北斗精神中,铸就不朽丰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0年,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2020年,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不仅解决了当地人民的温饱,还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材料二   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发扬为民服务儒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对此,相关评论指出,发扬“三牛精神”,要始终做到心系人民、务实为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敢闯敢试、破局开路,勇做改革实干家、创新推动者;勇于负重、甘于奉献,踏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拉车不松套,履责不掉链,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汇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知识,分析深圳为什么能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2)弘扬和传承“三牛精神”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什么意义?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
(3)就青年学生如何弘扬和传承“三牛精神”提两条方法论建议,并加以分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打造制造强国需解工业文化薄弱之“忧”。
建设“制造强国”,培养创新能力,离不开先进的工业文化体系的建设,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工业文化素养,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将培育和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基础。在过去,大庆油田、“两弹一星”的辉煌成绩背后,可以看到一批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前辈。在新时代,也涌现了许多勇于创新探索的现代企业家,他们身上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我们带来宝贵的财富。实践表明,工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价值观,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的精神。
工业文化体系的建设要着力塑造我国工业诚信、质优、创新、绿色的新形象,不断丰富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提升对外交流水平,创新宣传方式,讲好中国工业故事,传播工业文化,展示国家工业新形象。
(1)利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将培育和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基础?
(2)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打造制造强国应如何解工业文化薄弱之“忧”?
(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将“工匠精神”作为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课,请你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2018-02-1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