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3 道试题
1 . 罗阳,歼 -15 总负责人,2012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 30 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机型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种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①是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整体精神风貌
④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0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三模政治试卷
2 . 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可见,雷锋精神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13高二上·陕西西安·期中
3 .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这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这表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这些革命精神体现了所有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这些革命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这些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政治之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0高二·山东·学业考试
4 .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016-11-18更新 | 654次组卷 | 9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卷
5 .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精神至今深入人心。可见雷锋精神
A.仍有现实意义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D.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2016-11-18更新 | 6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政治试题
6 . 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讲话摘录中,能体现出“爱好和平”这一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有
①中国不会把自身曾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②中国人民将始终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平等友好地相处
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
④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6-06-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吉林大学附学高三上学期四模政治试卷
7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展示了8位国宝级的工匠缔造的工匠神话。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敬业至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
C.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D.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保留
8 .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这是因为
①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条件
②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世代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发展的
③只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培育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和民族观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志愿者精神只是一种互动、不求回报的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无偿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青年志愿者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这场生动的道德实践活动,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英模。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②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
③志愿者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
④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从2014年2月25日开始审议,于27日表决通过“两决议”: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其文化意义是
①有利于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唤醒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
②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能反映出我国政治的平民化,体现政治文明的进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5-07-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辽宁锦州市高三质量检测一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