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2415次组卷 | 85卷引用: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在国际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进化的影响。据此,不仅医生可以准确预测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而且为耐药机制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3 . 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这说明(     
A.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对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二者有没有同一性两个方面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2019-01-30更新 | 308次组卷 | 7卷引用:1.2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案
9-10高二下·福建厦门·阶段练习
4 .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2016-11-26更新 | 570次组卷 | 25卷引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 . 丹麦女生在使用手机中发现,晚上睡觉若将开着的手机放在离自己很近的位置,第二天早上就无法集中精神上课,这让她怀疑手机辐射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于是,她将研究转向手机辐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经过实验发现,没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水芹和豌豆种子都能发芽并茁壮生长;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种子不仅没有生长,甚至大多数都死了。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怀疑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从未停下脚步,思维的触角在不断延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15年9月28日,全球出现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这次月全食是自2014年4月15日开始的“连环四月食”的最后一环,这种罕见的“连环四月食”,500年只出现过三次,根据NASA预估,第五次的连环四月食会在2032年和2033年出现。从哲学角度看,这主要体现
①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          ②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
③思维与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015年7月23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确认在宜居带发现第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25B,这是人类在寻找“另一地球”道路上里程碑式的发现,但也有人认为,我们目前对它知之甚少,太空探索道路还很漫长。由此可知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意识既能反映事物现象,又能把握事物本质规律
③人对太空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变化
④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爱因斯坦本人认为引力波太弱而无法被探测。100年后,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成功探测到来自一个双黑洞并合事件的引力波。这反映了(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认识和利用引力波的可靠保证
②人们对引力波的认识水平和程度带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引力波的存在和发现是文明进步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
④引力波的发现再次印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在新世纪,我国适时地启动了嫦娥工程,开展了深空探测活动,让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变成现实。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结束为期8天的地月之旅,完美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探月工程拿到的第一张“返程票”,标志着中国探月告别“单程票”时代,为未来嫦娥五号执行更为复杂的返回任务奠定了技术基础。这说明(   
A.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D.认识推动科学实验发展
2.天上明月,常令古今诗人爱恨交织。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A.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文学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C.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D.文学创作具有客观实在性和自觉选择性
10-11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10 . 近年来,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16-11-26更新 | 974次组卷 | 13卷引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