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的规律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历来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倡导和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孔子主张“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孙子主张“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王阳明主张“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次疫情再次深刻启示各国: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相互依赖的趋势在日益加深,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或独自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各国应该以抗击疫情为契机,以团结取代分歧,以共识消除偏见,以行动替代犹豫,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开展抗疫的国际和地区合作,携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共同打赢这场国际疫情防控阻击战。


(1)结合材料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所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别运用客观规律与系统优化的知识,说明在国际疫情防控中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2-01-09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每次将许多相同的圆盘挤压在一起时,尽管它们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挤压,但会形成新的不规则图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乔治·帕里西在这些圆盘所表示的复杂无序系统中发现了一个隐藏结构(见图),并找到了一种数学描述方法,从而使得理解和描述许多不同的、显然完全随机的复杂材料和现象成为可能,他也凭这一成就获得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     

①感性认识能够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发现真理
③系统的有序性尚有待于科学进一步证实
④随机发生的不规则现象背后有着规律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0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二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3 .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疾”中,颈椎病处于第二位。其中患病率最高的职业是IT从业者,其次是教师。曾有人调侃“老天给了你一只可以45°仰望天空的脖子,你却在上面插个脑袋,把电脑当镜子,一照就是一整天”。也有人给出了治疗良方:多喝水,特别是喝绿茶,因为茶是可以利尿的,上厕所的次数多一些,自然可以解决久坐的问题。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治疗良方”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颈椎病
②“治疗良方”认为防微杜渐才能有效缓解顽疾
③运动才是解决颈椎病问题的关键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解决颈椎病问题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二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4 . 月球的岩浆作用在何时停止,一直是月球演化历史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某研究团队对嫦娥五号月球玄武岩开展了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分析,用详尽的数据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此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约10亿年,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证据。这说明(     
①人类对月球岩浆活动的认识在研究中得到不断深化
②人类对月球地质寿命的认识应不断接受实践再检验
③人类在探月实践中的分析方法制约着月球地质寿命
④人类对月球地质寿命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0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5 . 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召开。在贺信中,总书记强调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指尖之下,是强国强音;指尖之下,是共鸣共情;指尖之下,是一路执着,一路奋进,一路逐梦的中国!“五个一百”活动,堪称中国网络正能量的嘉年华,汇聚各类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感人泪下的好故事,征集遴选展播一批网民认可、社会认同、影响广泛的网络正能量建设者和作品,必将在网上网下引发强烈共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让我们动起指尖,轻轻一点,让“五个一百”成为点亮网络文明的指明灯,让正能量层出不穷,让善行义举、文明礼让蔚然成风。


上述材料举办“五个一百”活动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6 .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西藏自治区结合实际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贫困户,采取生态移民、安排公益性岗位等精准减贫措施,使扶贫工作更加精准有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了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西藏经济年均增速位居全国三甲,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城镇化率上升13个百分点。经过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的艰苦奋斗,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谱写了雪域高原发展新篇章,与全国人民一道站在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的同一起跑线上。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西藏减贫实践中的哲学智慧。
(2)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谱写雪域高原发展新篇章的意义。
2022-01-07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12月)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卫视又火了,不到两分钟的水下中国风舞蹈《洛神水赋》“美cry(美哭了)”广大观众。

《洛神水赋》包含两个观众并不陌生的核心元素:艺术向的敦煌飞天,不仅国内人人皆知,海外观众只要接触过中国文化就一定知道这个著名的中国IP;技术向的潜水,作为新兴运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传入中国,而今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而利用潜水技术,实现敦煌飞天的“真实”演绎,则是前所未见的奇观。

能够引发现象级讨论的国风综艺,内容往往指向了传统文化中最“精粹”敦煌飞天,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融合和自我创新的结果。飞天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艺术融合,最终成为敦煌和中国文化的著名代表。

《洛神水赋》的水下舞蹈动作,必须做到屏气时间长且能在失重的情况下控制好身体才能完成预设的动作,最好的人选是潜水高手美人鱼教练何灏浩,很难说是节目组根据需求找到了,还是她过往的表演给了节目组以灵感。

《洛神水赋》不是一天练成的,制作方河南卫视的国风综艺也非首次“出圈”,从春节晚会的《唐宫夜宴》到乘胜追击的元宵奇妙夜,这一次的《端午奇妙夜》已经是梅开三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也转发相关舞蹈视频。可以说,真正“出圈”的是中国文化。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洛神水赋》“出圈”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你对“文化自信在历史传承中坚定,文化血脉在交融创新中延续”的理解。
2022-01-06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联合调研政治试题
8 .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校内外同质化的教育培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成长的快乐,产生了一批“小胖墩”“小眼镜”。为此,中央出台“双减”决策部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精彩的故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必须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②“双减”决策基于教育实践发展之需
③差异化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之举
④落实“双减”决策孩子就能快乐成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月下棹神舟,星夜赴天河。

2021年10月16日,距离神舟十二号凯旋回归地球不足一个月,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载着 3 位宇航员奔向了浩瀚无垠的太空,顺利进入了预定轨道,去空间站出差了。

5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精度,创造了中国奇迹,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1992年 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来,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自力更生、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的努力拼搏。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创造出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的。

10 . 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回答下面小题。

1.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坚持循序渐进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的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由此可见(     
①实现共同富裕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②人的活动受到物质条件制约,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③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阶段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善于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不利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凝聚精神伟力。在新征程上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是因为它(     
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能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力量
②孕育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特质
③反映了实践的要求,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是求真务实的写照,能引领人民将巩固脱贫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4更新 | 82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