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湖北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致力于凝聚各方共识,推进全球湿地保护合作,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从大会的主题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人与自然界是绝对统一关系
②人的理性可以为自然界立法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印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
3 . 2022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月球样品中发现一种新矿物,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科学发现依赖于人类的知识水平
②新矿物是人类对月球的主观映象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④世界上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2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慧眼”卫星团队发现能量高达146千电子伏的回旋吸收线,对应超过16亿特斯拉的中子星表面磁场。这是继2020年直接测量到约10亿特斯拉的宇宙最强磁场之后,“慧眼”卫星再次大幅度刷新最高能量回旋吸收线和宇宙最强磁场直接测量的世界纪录。这说明(     
①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及规律
④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刷新世界的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2-08更新 | 812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5 .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势在必行

有报告显示,1970年以来,全球受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9%,约100万个物种正面临灭绝威胁。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2020年9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发表主旨讲话时呼吁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并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一批务实的东道国举措。

2022年12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主张”——“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共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进程”“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秩序”。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经济发展”有关知识,阐释我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同舟共济

昆明大会一年多来,更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国家公园自由生长,一北一南分别位于北京、广州的国家植物园相继挂牌,碳达峰碳中和的一系列部署正在落地……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超过陆域国土面积30%的生态保护红线、近万处各类自然保护地、日益完备的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正守护着宝贵的自然财富。

《生物多样性公约》196个缔约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执行能力各异。作为主席国,中方将努力推动各方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和承诺可行可达,经得起时间检验。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团结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6 . 2022年1月1日,暗物质卫星“悟空”团队公布,科研人员基于“悟空”数据,新近绘制出迄今能段最高的硼/碳、硼/氧宇宙射线粒子比能谱,并发现能谱新结构。这是“悟空”首次对宇宙射线中的次级/原初粒子比例进行精确测量。这一研究成果佐证了(     
①世界统一于物质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③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由于人们盲目放生或弃养,我国多地水域相继发现肉食鱼类鳄雀鳝的身影。这种在我国缺乏天敌的外来入侵物种对水里的活物几乎通吃,一旦进入天然水域会给水体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这启示我们要(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改造客观规律,建立事物的具体联系
③善于在实践中创造符合人们需要的新事物
④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我国“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说,太古时,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一天,在混沌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朝黑暗猛劈过去,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该个神话故事(     
A.证实了自然界和社会具有客观性
B.正确揭示了自然界产生的原因
C.否定了自然界是客观物质世界
D.肯定了自然界产生是人意识的产物
2022-11-21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政治(江苏A卷)
9 . 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创新团队,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十四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经国际矿物学会(IMA)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CNMNC)投票通过,确证为一种新矿物。2022年9月9日,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的发现过程(     
①进一步佐证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意味着新的物质形态的产生往往依赖于人的意识
③表明认识工具的发展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说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偶然性,是不确切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5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文综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10 .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社会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无论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为(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人们观念的影响
②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是物质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④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25更新 | 204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政治全真模拟卷(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