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6 道试题
1 . 2019年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国家经济个别指标受短期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波动,但从判断宏观经济常用的四个方面,即增长、就业、物价及国际收支来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材料蕴含的哲理包括
①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客观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冲刺之年,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因为(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④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 . 《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这佐证了(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的动机和目的规定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方向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一直处在不断进化之中,但控制这一过程的基因代码却始终不变,在历史上的某个时间点,我们的遗传机制忽然达到了平台期:基因代码从此固定了下来,没有再发生改变,原因可能是DNA翻译产生蛋白质的方式本身存在着某种限制。根据材料,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的生命运动是一种“静动”,具有条件性
②事物是运动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③“固定下来”是基因代码的存在方式,是暂时的
④基因代码的“固定”是相对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0-04-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5 .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支付方式日新月异,从贝壳到金银,从现金到代金券的流行,从卡片支付到手机支付……这种变迁标志着人类交易活动趋于频繁。这表明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支付方式的变迁是人随心所欲的结果
D.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2020-04-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下列选项与王夫之的说法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D.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2020-04-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南宋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写道“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下列诗句与该诗句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
A.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0-04-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国际标准时间UTC将在格林尼治时间2016年12月31日23时59分59秒(北京时间2017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之后,实施一个正闰秒,即增加1秒,然后才会跨入新的一年,短短的1秒钟,火箭飞出了8千米,地球绕太阳转了30千米,光跑了近30万千米,但对人的生命无太大的影响。这些现象说明
A.事物的运动有时会偏离规律B.人的自然属性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形式
2020-04-1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①世界是运动的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③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④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春秋《管子·九守》)下列诗词中蕴含的哲理与上述古语相一致的是(  )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D.“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其二》
2020-04-08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新高考政治二轮培优新方案:提速提能专练(五) 引文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