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0 道试题
1 .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的心理学名词。这一心理学现象的积极作用体现在简化了认知过程,使人们能够迅速了解某类事物,应对复杂环境,但也会在认知事物时形成先入为主的理解,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心理现象(       
①看到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②忽视了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忽视了事物的个性寓于共性中             
④犯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0-1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恩格斯对此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②两位哲学家均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③赫拉克利特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两位哲学家都主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下边漫画揭示的哲理有(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如实反映
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④世界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0-0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一串思想的链条,强调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辩证唯物主义的智慧。下列正确对应辩证唯物论哲理逻辑顺序的是(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①
D.③-①-④-②
5 . 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①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②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 . 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据此分析,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①体现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运动是绝对的
③是我国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选择
④表明实现经济发展需要突破客观因素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根据科学规划和技术规范,2022年6月22日10时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天行一号试验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①是广大的航天工作者认识并利用规律的结果
②说明规律存在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是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又一次具体验证
④充分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3年8月9日,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包括调整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明确环境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理规则,明确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宽严相济规则等。可见,《解释》的出台(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做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④说明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探索世界的本质中体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论证其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2023-09-12更新 | 1395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