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规律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任职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他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节,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3-08-09更新 | 1810次组卷 | 46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风有信,花不候,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的八个节气二十四候里,每候都有某种花卉迎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这体现了(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规律是事物固有的稳定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存在的                    

④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31更新 | 1455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根据这一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人类认识规律后,规律发生作用就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改变规律
③人类可以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④在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04更新 | 1893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仿真模拟卷六
4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023-12-02更新 | 844次组卷 | 15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增补了“共享经济、互联网+、移动支付、供给侧”等不少经济类新词。经济类汉语新词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见证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跃升,并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由此可见(     
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为经济新词产生提供丰厚土壤
②语言作为思维的表达方式可以丰富社会发展具体内容
③语言经济性原则始终是经济类新词演变的根本性规律
④经济新词帮助人们认识新生经济事物并指导经济生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撰写的课堂笔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能够论证笔记中观点的说法的正确顺序是(       
①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7 . 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少雨,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灾害。过去是旱区抗旱,现在却出现“雨季抗旱”“丰水区抗旱”的现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天气反常性、不可预见性远远超出了以往的认知。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必然事件把握事物的规律性
②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深化对自然界内在联系的认识
③在极端天气事件的偶然性中把握必然性,增强可预见性
④以科学方法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降低极端天气的危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3年11月,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赠送给安理会常驻代表一份纪念品——鲁班锁。鲁班锁采用榫卯结构,简单却凝结着智慧,拆开容易组装难,以其作为纪念品寓意世界和平破坏容易重建难,象征当前安理会面临的困境和世界和平面临的挑战。从哲学的角度看,下列对寓意的理解正确的是(       
A.寓意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抽象思维的结果
B.寓意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属性的价值取向
C.寓意是一种超越客观现实的主观联系
D.寓意反映的是客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
9 . 2023年3月5日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过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现阶段经济“明显向好”“企稳向上”,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这是疫情防控优化效果释放,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也是政策层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最新判断。这个判断很重要,因为它可能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诸多宏观政策的现实起点。由此可知(     
①我国政府能够预测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②政府把握了经济发展规律的不稳定性特征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④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下列说法能体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2021-07-19更新 | 1941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