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3 道试题
1 . 我国有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树立大食物观,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有助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树立大食物观(     
①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②符合我国的国情,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可以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促进作用
④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漫画《科学分工?》(作者:华君武)启示我们(     

①看到整体能发挥出比部分更好的效果
②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合作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放眼人类发展史,人类最终总是能够战胜困难浴火重生。破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要果断地抓住时机实现飞跃
②正确意识能够推动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联系
④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和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漫画《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告诉我们(     

①要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善于开拓创新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利用和塑造客观规律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统一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会影响实践的效果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5 . 2022年8月的重庆,军民一心,不畏艰险,逆火而行,创下“最燃中国式救援”,运用预设隔离、地空配合、以火灭火等多种战法手段,以最短时间实现既定目标,树立了山火救灾的典范。“最燃中国式救援”的成功说明(     
①尊重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无穷的力量
②需要充分正确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③要改造好自然就要全面能动地掌握规律
④坚定信念能在一定情况下直接转化为现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6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政治试题
6 . 在北方,冬天气候寒冷,从环境条件上来说不利于蔬菜的生长,露天种植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肯定会失败。但是,人们盖起了温室,创造了局部温暖的环境,就可以在冬天种蔬菜了。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们可以消灭条件,从而消灭规律
②规律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来
③人类可以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④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流域面积最广的一级支流,它从陇原、秦岭的深处走来,浩浩荡荡。保护好嘉陵江,不仅事关沿江群众的生产生活,更涉及长江中下游生态的长治久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嘉陵江与长江之间的联系是天然的,无关于人的活动
②保护好嘉陵江,离不开正确认识嘉陵江与长江的联系
③沿江群众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保护长江水系,要优先考虑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5更新 | 43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考一模政治试题
8 .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是客观的,只有把握好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才能守住国家的粮食安全。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使人的实践活动突破规律的限制
③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④善于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就能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这告诉我们(     
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只有尊重自然才能更好地认识利用自然
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与自然界的联系
④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实现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1-14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拥有自己上网设备的比例达到82.9%,其中手机上网比例为92.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学研究表明,未成年人正处于脑发育关键时期,长期沉溺网络可能损害脑功能,使脑神经元的功能连接强化在虚拟空间,进而削弱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这是因为未成年人(     
A.大脑的健康发育是其认知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基础
B.通过长期的网络实践才能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C.手机的使用占比高但互联网接入环境不具多样性
D.沉溺网络与脑功能损害之间是一种不可抗拒的主观联系
2.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人是真实的。对于穿梭于真实与虚拟的网络谣言因其包含“部分真相”,极具新奇性和欺骗性。以下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必经阶段
②全面地、整体地看问题,才能揭示事物的真相
③谣言因包含“部分真相”而具有了一定的真理性
④网络谣言因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具有一定的新奇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01-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