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不同于原先的物体,就好比照相不等于国画。以下对形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
②形象是艺术家通过直接再现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志而生成的
③艺术形象一旦生成,就完全脱胎于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
④形象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其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2-08更新 | 4509次组卷 | 3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长期观察莲花的形貌特征与生长环境,领悟到莲花之美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操有共通之处,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       
①艺术作品是人仅凭灵感创作出来的
②艺术体验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
③艺术修养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8更新 | 5722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8更新 | 2205次组卷 | 272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       
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C.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2021-07-21更新 | 6859次组卷 | 49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由扇面、钱塘江、赛道等元素组成,寓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永远向前。这表明(     

①意识内容来自创作者的主观感悟
②艺术创作归根结底不能凭空创造
③艺术作品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10更新 | 1882次组卷 | 44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717次组卷 | 56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杭州一名小学生在作文中指出,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有一个很大的“知识漏洞”,那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国的菜名竟然绝大多数是“中餐”,而且主要是吴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饭、蘑菇、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几乎是师徒四人每顿必点菜品。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
①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的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反映方式
③意识反映的主动创造性带来内容的多样性
④意识的内容根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05更新 | 1554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中华古诗词意蕴深厚,形象鲜明,情感丰富。“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诉说着对春的情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道出了对秋的咏叹。从中折射出(     
①审美主体的现实性决定了审美内容的主观性
②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反映出客观世界的多样性
③审美对象的客观性规定了审美形式的深刻性
④审美体验的差异性体现出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12更新 | 1212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某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因其从写论文到提供编码建议的卓越能力而成为头条新闻。但它并不完美,有时也会给出错误的答案。更有专家警告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技术滥用,并引发某种形式的“军备竞赛”,对其安全性感到担忧。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人工智能的思维创造力相比人类可能更具优势
B.应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科学应用人工智能
C.人工智能的泛滥将导致人类意识的退化
D.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意识的工具性延伸
2023-03-23更新 | 996次组卷 | 10卷引用: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文)
10 .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观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2023-01-11更新 | 932次组卷 | 83卷引用:内蒙古包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