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清代画家王鉴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可见,“如画”与“逼真”(     
A.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B.表明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
C.说明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
D.反映了山水与丹青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
2023-07-05更新 | 8412次组卷 | 43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1(广东专用)
2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8更新 | 2204次组卷 | 272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3 . 以《红日》《红岩》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小说以宏伟的史诗格局和磅礴的精神气势,再现中国人民抗敌御侮、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钩沉出中华民族在困厄中求变图强、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逻辑,鼓舞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次又一次的巨大飞跃。这些作品(     
A.源于我国革命改革中的实践,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相互统一
B.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交融,红色文化为社会建设提供动力
C.推动中华民族增强道路自信,积淀着民族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D.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发挥了文化促进发展的基本功能
2023-01-24更新 | 1678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考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4 . 漫画(作者:王家春)意在告诉我们(     )

①情绪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内容不具有客观性
②主体的思维视角和方式对认识活动有深刻影响
③人的认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有什么样的认识标准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虫二”是泰山刻石中的字谜之一,它是繁体字“風”和“月”的一部分。繁体字“風”去掉里边的一撇和部首,就剩个“虫”字;“月”字去掉外面的边儿就剩下个“二”字。该刻石的寓意为“风月无边”,表现了泰山风光的幽静秀美和雄浑深远,这样的构思可谓精深独特,别出心裁。材料表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外界作出反映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加工改造的结果
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离不开特定的主客观因素
④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为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奠定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07更新 | 107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政治试题(五)
6 . “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据此,下列对“语言和意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语言是个别的特殊的,意识是一般的普遍的
②正确的语言和意识是对人们思想的如实反映
③语言与意识具有相通性,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语言与意识无法脱离社会,与社会存在相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1更新 | 102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知行学校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8月,《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首次对外发布。蓝皮书系统总结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历程、方法、成果和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思路和建议。这表明(       
①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意识归根到底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能动的创造性                    ④意识的能动性能创造出理想的未来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20更新 | 58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广东专版)06
8 . 电视剧《底线》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律政剧创作之路。它通过来自现实的典型司法案例,用生活的鲜活性、社会的尖锐性和司法的复杂性,塑造了当代司法人的生动形象,触动了观众对社会安定和谐的热切渴望,表达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信心。这表明(     
①社会问题的解决依赖优秀影视作品的反映
②影视作品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源自生活的影视作品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一篇名叫《追赶太阳》的科幻小说,描写的情节是一个月球考察队发生事故,失去能量,唯一幸存的女宇航员需要等待地球的救援,但她必须在失去能量的条件下保持宇航服的温度,于是,她便用步行的方法“追赶太阳”,使自己在月球的“一天”内始终保持在阳光下。由此可见,科幻小说(       
①表明人的意识源于理性的思考
②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③是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奇思妙想
④说明意识是对未来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从反抗侵略压迫的《黄河大合唱》到吹响中华民族解放号角的《义勇军进行曲》,从讴歌革命英雄伟大壮举的《英雄赞歌》到凝结着爱国之声的《歌唱祖国》,从唱出改革开放先声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倾诉对祖国与人民深情的《不忘初心》……我们能够认识到(     
①爱国歌曲的创作过程是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过程
②红色经典音乐的创作彰显了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客观存在与其相对应
④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