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清代画家王鉴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可见,“如画”与“逼真”(     
A.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B.表明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
C.说明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
D.反映了山水与丹青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
2023-07-05更新 | 8494次组卷 | 43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2 . 下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人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人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7更新 | 5639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19世纪欧洲一些神灵研究者声称自己具有让人返老还童、改形换貌、招魂降神以及点石成金等超意识能力。对这些“超意识能力”评价正确的是(       
①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肯定了人类具有穿越到神灵世界的能力
③无视了物质的决定性          ④说明人类意识具有不受限制的创造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2更新 | 8287次组卷 | 6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由扇面、钱塘江、赛道等元素组成,寓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永远向前。这表明(     

①意识内容来自创作者的主观感悟
②艺术创作归根结底不能凭空创造
③艺术作品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10更新 | 1883次组卷 | 4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许多百岁老人拥有FOXO3基因,科学家猜测,这可能是他们保持身心活跃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缺乏该基因的小鼠在压力状态下很快出现脑细胞死亡。新的研究发现,这种基因具有使大脑干细胞在压力状态下留存下来的神奇功能。这佐证(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②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永无止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6更新 | 6470次组卷 | 5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结果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的结果
D.诗词的意境是诗人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2022-08-25更新 | 3528次组卷 | 68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BingDwenDwen)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该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对象
③主观与客观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18更新 | 1845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6-09更新 | 12622次组卷 | 117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九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6月联考政治试卷
9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3056次组卷 | 194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10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行走太空梦想的实现,是无数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中国航天人在托举和支撑。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③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④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