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不同于原先的物体,就好比照相不等于国画。以下对形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
②形象是艺术家通过直接再现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志而生成的
③艺术形象一旦生成,就完全脱胎于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
④形象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其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2-08更新 | 4575次组卷 | 34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2年10月3日,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投入使用,成功把生产系统从水下搬到了平台上,为经济有效开发我国中深水海域的油气资源开拓了一条新路,标志着我国成功开辟了深水固定式平台油气开发新模式。我国设计建造和使用油气开发新平台来开发海底油气资源体现了(     
①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②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③劳动创造了人和社会
④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漫画《翻译》(作者:徐鹏飞)蕴含的哲理是(     
A.艺术作品中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差别
B.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决定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
C.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D.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4 . 诗歌之美在于语言和声律,更在于意境和哲理。下列对诗句的品读,正确的是(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诞生了一个新的族群-“低头族”。长久静止不动,重复相同的低头看手机动作,不仅对人的颈椎、视力造成伤害,甚至因为缺乏正常的交流,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手机管理,各地和学校确保中小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材料告诉我们(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④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面对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陆续推出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助力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7批28项税费优惠政策连续有力、精准施策,帮助企业渡难关、稳住经济基本盘。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财务资金压力,稳定了职工队伍,有利于社会稳定及经济恢复。税收大数据显示,2020年,各项宏观政策提质增效,我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总体呈现逐季回升向好态势。


“减税降费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锦上添花’”。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论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7 . 我国先民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每候对应一种物候现象,这是古人对自然更为细腻的观察及解读,展现的诸多自然变化图景体现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构成了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追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先民的自然观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
③物候呈现的自然规律来源于人类意识的主观加工
④情感与诉求的艺术表达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满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