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有一种引人注意叫“显眼包”,有一种个性旅游叫“特种兵式旅游”,有一种无奈叫“公主/王子,请⋯⋯”,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生猛叫“不讲武德”,有一种竞争叫“内卷效应”,有一种调侃称作“凡尔赛”……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这反映了(     
①热词是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热词和社会热点事件是互相不可分离的
③热词是人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动反映
④社会热点事件对热词的出现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633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青年路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2 . 快速射电暴(FRB)一般是来自宇宙深处其他星系的毫秒级极亮射电爆发。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8月29日发表了中外联合团队的最新研究:“中国天眼”(FAST)对快速射电暴(FRB)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观测,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爆发现象与射电脉冲星辐射可能存在物理机制上的不同,揭示了一部分FRB的能量特点和偏振特性。这进一步证明(       )
①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决定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18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青年路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的网络热词“确认过眼神”、“柠檬精”、“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是个狼人”、“好嗨哟”……每一个网络流行用语背后都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D.人的意识变化源自心态不同
4 . 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困难大的实际,2022年9月26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实行阶段性缓缴,通过《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草案)》。材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从实际出发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④主观思维和客观存在相互依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8更新 | 85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是陆游眼中幽寒孤若的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毛泽东眼中傲雪凌霜的梅花。对梅的不同认识(     
A.来源于对梅的主观感受B.是客观实在性的活动
C.体现了意识活动能动性D.是对梅形象的直观反映
6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启示我们重视(     
A.物质的决定作用B.意识的能动作用C.规律的普遍性D.物质的运动性
7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一杯奶茶”,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3-28更新 | 822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8 . 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2022-12-12更新 | 2634次组卷 | 17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③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6更新 | 2064次组卷 | 14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新泰市第一中学(弘文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天地逆旅之间唯有诗词酬尽人生百态。远离家乡时,遥望见“星垂平野”;送别好友时,正路过“月生楼外天”;踌躇满志之时,满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寒”。由此可见(       
①诗词的内容取决于诗人的现实境况和想象力
②诗人对人生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诗词是客观环境和人生境遇的真实再现
④诗词是诗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4更新 | 233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政治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