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童年失忆症(也称婴儿失忆症)是指无法回忆起生命头两三年所发生的事情,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皮层在生命的前两年继续成熟,大量的神经元生长和髓鞘形成的增加使大脑皮层拥有了记忆功能。大脑皮层和海马体中的神经元得到增加后,就用新的连接取代了旧的连接。因此,神经元的增加实际上会通过创造新的突触来破坏生命早期形成的记忆。童年失忆症的脑科学成因佐证了(     
①意识与物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②记忆产生与发展依赖于人脑的发育
③记忆的内容来自于成熟的大脑皮层
④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是诗人陆游眼中幽寒孤若的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毛泽东主席眼中傲雪凌霜的梅花。同样一枝梅花,在不同人眼里却有完全不同的境界,体现出(       
①两首诗词都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②作者的知识和素养对诗词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③作者对梅花的描述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④梅花因为诗人的不同心境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人民网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显示:581万人次参与投票,选出了“教育人才”“社会保障”“正风反腐”“乡村振兴”“就业优先”等十大热词。一个个“热词”饱含人民群众满满的信心和期待。这说明十大热词(     
①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②与现实相互依赖,二者统一于实践
③反映时代大势,能够推动时代发展             
④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7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福建省根据非遗自身传承、衍变的规律,提出生产性保护的理念,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药物炮制类非遗项目,在保持非遗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和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等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生产实践,使之更紧密地融入当代生活。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①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方向
③尊重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去年冬天以来,哈尔滨市出台多项措施扶持“促进冰雪经济”的发展,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思路理念,结合本地特色美景、美食等资源禀赋,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范和优化营商环境。伴随着“小土豆”的脚步,释放独有的魅力,让城市经济不断复苏。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旅游资源与创新发展理念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
④人的意识对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壮壮、美美”是在广西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吉祥物,创作原型为中华白海豚。白海豚的跳跃姿态灵动自由,与学青会运动健儿们朝气蓬勃、年轻向上的特质不谋而合。对吉祥物及创作过程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吉祥物形象展现了壮乡人民欢迎八方来客的热情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吉祥物蕴含着对学生青年运动茁壮成长的愿景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吉祥物真实反映了中华白海豚的活泼律动
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吉祥物的创作源于设计者对白海豚的内心感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因为眼睛不同于照相机,视觉是对客体再加工的心理历程,而不是机械复制,所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错觉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
③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④错觉的客观物质性表明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2-03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2年,河南卫视推出的《重阳奇妙游》引来各界好评,其中在舞蹈节目《云窟万象》中,以莫高庭、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艺术为创作元素,通过女子群舞的形式展现经典石窟造像。具有冲击力的影像画面营造出美轮美奂的石窟艺术之美,让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①舞蹈作品来源于创作者对石窟艺术造像的想象
②舞蹈作品能摆脱事物固有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舞蹈作品给观众的感受受主观认知的影响
④舞蹈作品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法为纲,循法而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

材料一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人工智能法草案等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意味着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立法将进入新阶段。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风险和伦理问题,迫切需要加速立法;我国是成文法国家,秉持的是先立法规范再发展的推进方式,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人工智能行业现处于核心硬件发展阶段,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处于发展初期,仍以“单打独斗”为主,缺乏技术间的协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和上下游的互动缺乏有效协调,无法形成发展合力。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布局,更离不开产业链各方的合作,对此,各大厂商应抓住机遇投入更多资源,头部企业要持续发力自研大模型,专注于解决方案的行业厂商可以考虑通过深耕行业来实现弯道超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立法。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网络立法、人工智能立法的哲学依据。
2023-11-06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