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泰裤辣”“主打一个XX”“家人们谁懂啊”……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思维是本原的,思维可以认知存在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3更新 | 1002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③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6更新 | 2089次组卷 | 146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3 . “外卷”“青绿腰”“累丑”“破防”“yyds”“绝绝子”……网络流行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该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对象
③物质与意识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关系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0-18更新 | 462次组卷 | 44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3057次组卷 | 19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梁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百度画的画、作的曲并不能被称作艺术品,因为艺术是创作者情感的呈现,艺术活动更多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充满感性色彩,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这说明(     
①艺术作品是客体主体化的产物               
②艺术作品离不开客观的物质世界
③艺术作品题材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④艺术作品的变化本质上是创作者情感的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7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
7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哀怨。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创作源于作者当时对国破家亡的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作抒发了作者满腹的愁恨,情真意切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作者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8更新 | 587次组卷 | 74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6-09更新 | 12636次组卷 | 1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所描绘的这种景色在江南的山林间随处可见,但经诗人一提炼,“霜叶红于二月花”却成了千古名句。这说明:
A.名句源于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加工制作
B.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名句都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复制
D.名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加工改造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