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可追溯到造字之初,秋心为“愁”,或曰秋天有一颗哀愁的心。在中国文学里,从《诗经》起,人与自然就表现出血肉相连的关系。故当秋风萧瑟、木叶飘零、鸟去兽隐、岁之将终,敏感的人们使心生悲凉,自伤年华易逝,哀日义美人迟暮。由此可见(     
①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意识反映外部世界是能动的、有选择的
③“悲秋”的心境源于人们的心理感受④意识的反映内容和反映形式具有客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我们尽享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个人的信息似乎变得越来越“透明”,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等都可以轻而易举被他人掌握。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刑法修正案(九)、民法莫等都制定或者补充了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条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但是,这些散落在不同法律中的条款无法实现对个人信息全面、彻底的保护。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全方位构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金钟罩”。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网络数据法律体系中继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之后,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块“拼图”终于落定。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必要性。
3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三联唐诗都是咏蝉,托物言志,却反映出诗人不同的心绪与境遇。这说明(     
①诗人的思想是其主观感受,没有客观基础
②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0年12月4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抗击疫情的“逆行者”、亲友情侣间用喝奶茶名义发红包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多行业人士通过网络直播等途径进行商品推销的“带货”等赫然在列。这表明,网络用语(     
①根源于人们的主动创造②是对客观存在进行思维加工的结果
③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④是对一定社会群体共同生活经历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03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选择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开启了民营太空经济时代,我们重启了地摊经济。今年的疫情严重冲击了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就业。发展“地摊经济”,不仅解决了消费者在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的要求。为此,中央文明办宣布要求,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2020年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地摊经济,向来“自带”争议。管得太松,道路拥堵,垃圾遍地,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甚至仅噪音这一项就让很多人叫苦不迭。管得太严,则“把孩了同洗澡水一起泼掉”,影响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城市最基本的民生考量。如何让城市增添“面子”,又让市民填饱“肚子”,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这既是城市发展治理观念的转变,也给城市主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思考,对城市治理能力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中央文明办要求出台的必要性。
(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请以“良法方能善治”为题撰写哲学小论文。
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1-06-07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1年新高考高考模拟政治试题(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面对来犯之敌,卫国戍边战士英勇战斗,祖国的山河一寸都不能丢。2021年2月19日,反映中印边境执行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英雄事迹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斗争中负伤的祁发宝和牺牲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位烈士的壮举.,深深震撼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戍边英雄事迹在全国各地引发热议,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怀念,值得我们尊敬,你们是祖国的界碑,是民族的英雄,我们将永远铭记你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1)有人认为,"人们弘扬英雄精神就能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攻坚克难取得胜利"。运用所学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为主题,拟一个校园宣传活动方案提纲。
要求∶①阐明活动的目的意义。②方案要素的设计要紧扣活动主题。③150字左右。
2021-04-26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鸿浩联盟2021届高三4月模拟政治试题
2021·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19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9”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自开启后,陆续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活动期间,共收到网友推荐字词数千条,总关注量超过3.5亿。最终,“稳”“我和我的祖国”“难”“贸易摩擦”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这体现了(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对象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3-2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考向试题(五)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作出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的意识对事物属性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②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03-18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测评政治试题(八)1
2021·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2020年10月,多家外媒对中国的“国庆黄金周”进行了报道,在看到中国国内旅游业“热火朝天”的景象之后,言语中透露出“羡慕之情”,称看到了中国所展现出的“自信”。材料表明(     
A.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B.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C.意识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主观色彩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2021-03-18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测评政治试题(五)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前夕赴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河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奋力书写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河北答卷。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阐明河北省为何能取得脱贫攻坚战决定性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