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月球形成于约45亿年前,质量只有地球的1%左右,理论上它应该快速冷却,很早就停止火山活动,但事实上月球火山活动一直持续到20亿年前。我国科学家根据对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月球热演化模型,揭示了月球火山活动持续如此之久的原因,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岩浆活动和热演化历史的认知。由此可见(     
①提出月球热演化模型是正确反映月球火山活动的前提
②人类关于月球的科学实验活动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③深化人类对月球热演化的认知有赖于客观实践的发展
④认识能力的提高为完善月球热演化模型提供了支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星空中,有许多常见常用的意象,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便是月亮。 李白笔下的月亮是故乡的化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笔下的月亮寓意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爱玲笔下的月亮则融进了她对人生的灰暗理解,“越走越觉得就在前头树深处,走到了,月亮便没有了”。不同的人对“月亮”的态度不一,表明(     
①对月亮的不同感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②月亮的不同状态以人的不同意志为转移
③文学创作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
④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玉兔踏雪归,金龙腾风来。随着甲辰(龙)年的到来,寓意正义、力量、勇气、奋进和吉祥的“龙”的形象的图案、手绘、工艺品点缀着我们的节日生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最为特殊的存在,因为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一个不存在于人间的动物,仅是集多种动物之长的虚构形象,尽管如此,“龙”的图腾依然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这说明(     
①人的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不依赖于物质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特点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④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3-27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册集训(5)
4 . “两个结合”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由此可见,“两个结合”(       
①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要求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理论指南
④说明客观与主观要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漫画(作者:郑辛遥)(改编)告诉我们(       

咖啡的印象:魅力在苦味,魔力在香气。
①“印象”是留在人脑并被改造过的咖啡
②“印象”是咖啡刺激人脑后留下的痕迹
③“苦、香”是“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印象”的客观内容是人与咖啡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3年10月5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正式发布,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黄岗山区域发现蝶类新物种——黄岗山白灰蝶。这佐证了(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事物的客观性基于人的发现
③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从王勃登临滕王阁远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的岳阳楼之大观,长江的水脉沁润了诗意的文脉。长江之所以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经常描写的对象,原因在于(       
①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真实反映地理环境的物质条件
②大江大河深刻影响和塑造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③长江自身的感性特质符合文人审美偏好和创作需要
④关于长江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对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2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模块二 重难高频专练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8 . 近年来,我国短视频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短视频能够拓展视野、挖掘兴趣,并为当代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长时间看短视频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损害,造成视力受损、失眠和成绩下降等问题,还有可能使青少年陷入“信息茧房”的困境,使其视野狭窄、偏执自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待短视频的利与弊
②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利影响加强管理,减少负面影响
③新生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对待短视频要充满信心,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
④矛盾有特殊性,对当前短视频快速发展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1-0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双选)“雪”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就借描写雪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元稹诗曰“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再因雪而凌厉肃杀,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不同的诗人看到同一景象,往往抒发不同情感,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诗词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B.诗人对雪的描述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诗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
D.诗人对雪的文学描述和雪的实际情况是相互依存的
22-23高一下·全国·期末
10 .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运用虚景与实景相结合的手法,使欢聚时的悦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孤寂形成对比,烘托出诗人惜别知音的悲凉心情,也映照了诗人被贬为龙标尉时怀才不遇的心境。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有(       
①“忆”虚构的旅夜孤寂的场景,来源于诗人独特的思维和丰富的形象
②“人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表达内心怀才不遇的心境
③诗人通过想象创造了当下和未来的联系,使该诗更具朦胧美和表现力
④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悦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