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研发出小麦秸秆全程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逐步形成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五化”并举,并从源头上排除秸秆焚烧隐患,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由此可见(     
①生产技术的创新依赖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②创新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技术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同一性受对立性所制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先前的胜利经历,会让以后的胜利变得更加容易,这是心理学中的“胜利者效应”。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大脑前额叶皮层能够调控社会竞争中输赢的机制,中背侧丘脑-前额叶皮层是介导“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这一研究发现佐证了(     
①人脑是意识产生的重要物质器官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 . 北京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浪漫与从容;万里驰援土耳其抗震救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胸怀与担当;重庆摩托骑士逆行战山火的“中国式救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勇敢与团结……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就是这样逐渐呈现在世界面前的。这表明(     
①实践发展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②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客观存在
③观念的存在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与重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05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还记得当年语文课本中《四世同堂》《狂人日记》的插图吗?2022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中国美术馆,它们又集体亮相了!书籍记载了人类进步的密码,插图艺术,很长时间作为读者文学作品的“钥匙”,形象生动地展示文字之外的美。这些插图既是文学作品的阐释,又是很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插图艺术(     
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②作为文化载体,是现实性与哲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③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插图中的典型形象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河北·模拟预测
5 . 从苏东坡“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的感慨,到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世间一直在演绎“世人神机却无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实。“聪明人”的悲剧在于没有看到(       
①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
④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2更新 | 6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押题卷(一)
6 . 门墩是门枕石的一部分,也是显示门第、表达主人喜好、装饰门面的物件,祖辈居住生活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人,对门墩情有独钟。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取其美好寓意:猴子寓意官爵,仙鹤寓意长寿,牡丹代表富贵……这小小的门墩,不仅让出入的家人看到时心生欢喜,也给来访的客人、往来的行人,送出美好的祝福。由此可见,门墩(     

①寄托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②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作为一种物质载体,体现人们独特审美情趣
④是现实存在的事物在雕刻者头脑中的客观映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从脱贫攻坚战中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十四五”规划编制时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再到多次围绕国家重大规划、重大决策开展网络征求意见……从哲学上看,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是基于(     
①人类社会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客观物质性
③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
④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推动工作落实的现实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9更新 | 566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8 . 故乡,在不同的人笔下,有着不同的情感寄托。它可以是李白笔下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是王湾心里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更可以是余光中脑海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说明(     
①历经岁月洗礼,人们会形成对故乡的共同认知
②乡愁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③浓烈且厚重的思乡之情是诗人情感表达的基础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诗歌美学呈现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传统的“粮食观”主要关注吃得饱,而“大食物观”不仅关注数量充足,更加强调膳食均衡搭配,确保人民健康饮食。现在,蛋奶果蔬菌等这些一直被我们称作“副食”的食物,逐渐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过去的“副食”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A.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B.根本原因是食物观的转变
C.实现了主次矛盾的无条件转化
D.说明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部分,实现最优目标
2023-04-28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10 . 陶渊明的著名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描写了一幅心灵向往自由,充满诗意的境界,哲理丰富。对此解析正确的是(     
①诗人在头脑中主观构建出宁静祥和之境来表达作者的向往和追求
②在嘈杂的市井实现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节
③有无车马喧在于个人思想境界的高度,这是发挥意识作用的表现
④诗人以主观感受的静化解环境喧闹带来的困扰,违背了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