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发出的声音是汇聚、是共享、是未来,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

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主办国、主办城市的独特文化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我国通过承办冬奥会,可以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展示大国实力和精神风貌: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脉相承,同时又体现出当前的时代特征,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的又一中国印迹。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应如何通过北京冬奥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2 . 与日渐碎片化快速化的新闻相比,文学写作要求对生活进行沉淀和提纯,对客观真实的冗繁表象有所剥离,这要求作家借助想象,创造出一种与现实同样复杂甚至更为复杂、虚构的“真实世界”,让读者走进人生“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对比,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对生活进行沉淀和提纯离不开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②作家创造的“真实世界”的内容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
③人生“偶然中的必然”比“必然中的偶然”更具客观性
④文学写作是现实性与哲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7更新 | 951次组卷 | 4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实验班)
3 . 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体产生的美的感受与体验。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品读名言,下列阐释正确的是(     
A.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取决于主体的审美观念
B.客体是否使主体产生美感取决于主体的审美标准
C.主体美感的产生取决于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
D.主体审美观念影响其对客体之美的发现与评价
2021-12-01更新 | 215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岁月流转,掠过漫天星斗。从董存瑞、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伦……到了思想观念多元的00后一代,已再难有统一的答案。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

近期,“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他专业素养高,不讲虚话空话,为患病者和更多的人作出实际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九十大寿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叹服于袁老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性贡献……网友追捧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星空浩瀚,引路者众。不知不觉间,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他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偶像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


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对当代青少年偶像观的嬗变进行恰当的解读。
5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为开展规模更大、更丰富的科学实验,了解太空和宇宙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②有力论证了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深刻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④说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22更新 | 326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宁化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疫情肆虐之际,钟南山表示,此次的新冠病毒到底是怎么来的,目前还是不清楚,以前是不是早已存在我们也不知道,中间宿主应该不只有蝙蝠一种,但病毒的来源人类肯定能查证清楚。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2021-11-15更新 | 518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意见》规定(     
①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遵循了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遵循客观规律
④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这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将愿望变为现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10 .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撸起袖子加油干”,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