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3-14高二下·福建泉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物质的山水,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基;精神的山水,则是人们心灵深处追寻的乐园。”与这段话的意境相近的是(     
A.繁华厚禄只等闲,洗尽铅华归田园
B.有水银河天外落,无需妙手自成帘
C.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D.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2019-01-30更新 | 9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 . 在餐桌浪费现象严重、铺张奢靡之风盛行的今天,“光盘(吃光盘子中的食物)活动”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从唯物论角度,“光盘活动”引发关注体现了( )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019-01-30更新 | 162次组卷 | 9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3 . “生活在一个高朋良友的圈子里,大家互相砥砺,同心向善,久之,自己也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混迹于一个坏人成堆的圈子里,沾染许多恶习,久之,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最后自己也一同堕落。”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有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③物质决定于意识
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2018-12-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2014·四川广安·三模
名校
4 . 下边漫画《习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事物成长
②坚持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
③注重量的积累,促成事物飞跃
④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实践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5-23更新 | 97次组卷 | 13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年下学期第一次联考(5月)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71018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次大会将总结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五年来治党.治国.治军实践经验,并把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这次大会必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6 . 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
2018-02-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7 . 从下列诗词对秋的不同描写中,我们可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活动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④诗句的不同描写源于人的主观认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陵川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52.07%,多年来,该县始终将生态作为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不断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持续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园林县城等重点生态工程,培育壮大绿色农业、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型业态,并全面整治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走出了一条以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之路,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文化旅游强县等荣誉,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2018-01-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9 . 2017年一部《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该剧反映了社会生活中诸如反腐、拆迁、啃老等热点问题,基于生活原型塑造了达康书记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借助侯亮平这一生活中少有的完美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英雄情结和社会理想。从哲学的角度看
①该剧的创作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相辅相成
②该剧的创作体现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该剧中侯亮平这一虚构的形象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该剧中侯亮平这一虚构的形象源于作者的社会理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让中国之蒿走向了世界。”评委让·安德森教授评价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让·安德森教授对屠呦呦的评价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人们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
B.科学实验是检验人的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当部分以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