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卡塔尔世界杯的吉祥物“拉伊卜”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技艺高超的球员,其设计灵感来自卡塔尔人的传统服饰。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的创意表明(  )
A.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B.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C.意识离不开人脑这一器官D.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2 . 2022年5月12日,全球天文学家联合揭晓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的首张照片,这也是人类“拍摄”到的第二张黑洞照片。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公开征集航天育种实验搭载项目,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发挥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这体现了(     
①改造世界需要坚持世界的物质性                    
②人可以创造条件改变物质具体形态
③改造世界需要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人的探索活动依赖于改造世界的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党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 “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进程, 探索适合中国的法治道路。由此可见(     
A.法治建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法治文明发展没有客观规律可循
C.文化传统决定了各国的法治道路
D.人们的意识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于2月4日在国家体育馆举行。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作为首个全球“双奥之城”,中国北京此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加上了“更团结”,不但丰富了奥运精神内涵,更是表达出了我们应该携手一起向未来的美好祝愿。弘扬精神,团结向前。正能量的精神需要弘扬,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我们应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放下一已之私心和固执偏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凝聚起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弘扬精神,团结向前”这句话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无论你出生在何时何地,家门口几乎都有一条河,即使是一条很小的河,在幼小心灵中也是一条大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无论将来你到哪里,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一切如在眼前。基于此,著名词作家乔羽创作了《我的祖国》。作者用“一条大河”激荡爱国深情,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②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进行加工的结果
④意识本质是曾经记忆在人脑中的直观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下面漫画讽刺了(     
A.没有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B.脱离客观实际的经验主义错误
C.没有把握好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
D.没有看到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2022-05-15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躺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2-02-18更新 | 1517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9 . 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体产生的美的感受与体验。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品读名言,下列阐释正确的是(     
A.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取决于主体的审美观念
B.客体是否使主体产生美感取决于主体的审美标准
C.主体美感的产生取决于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
D.主体审美观念影响其对客体之美的发现与评价
2021-12-01更新 | 212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岁月流转,掠过漫天星斗。从董存瑞、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伦……到了思想观念多元的00后一代,已再难有统一的答案。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

近期,“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他专业素养高,不讲虚话空话,为患病者和更多的人作出实际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九十大寿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叹服于袁老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性贡献……网友追捧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星空浩瀚,引路者众。不知不觉间,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他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偶像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


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对当代青少年偶像观的嬗变进行恰当的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