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4 道试题
1 . “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联合国环境署评价指出,“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其通过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这启示我们(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坚持正确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修复的客观基础
③生态修复需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④运用科学思维指导人们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滑动验证码正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安全领域,其背后的原理竟是科学家们另辟蹊径,选择和机器人比“蠢”。由于震颤导致的手抖,人类在移动滑块过程中难以快速画出规定长度的完美直线,所以一旦滑块移动得又快又匀速,用户就会被认定为是机器人,无法通过验证。滑动验证码的出现(     

①是对机器人与人类“智”与“蠢”状态的认识做了转换性思考
②表明逆向思维的反向需遵循规律才能成为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
③将想象作为创新思维基础,为解决人机验证自觉进行有意想象
④利用适度原则把滑块移动轨迹控制在不规则变速的度的范围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新疆之美不胜枚举,然而多年来一些西方国家不断炮制散布有关新疆人权的谣言,可事实却是,当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维吾尔族人口从300多万增长到1200多万,新疆地区各族群众平均寿命从30岁提高到75.6岁,这正是保护人权的最好例证。如今西方谣言不攻自破表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犯错误是难免的
②关于新疆人权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③新疆发展成就的客观认识充分验证新疆人权真相
④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辽宁考古课题组对阜新地区细河盆地开展红山文化进行专题考古调查,弥补了阜新地区红山文化发现上的不足。阜新地区发掘的积石冢,反映了陶器的制作工艺和纹饰的细节,证明了阜新地区红山文化遗存地域的独特性。这说明(       
①对红山文化的发现来源于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②地域文化寓于中华文化之中,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揭开了红山人创造文明之谜
④通过目的性的探索活动,推动红山文化取得了新进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黑龙江省抢抓“后冬奥”时代机遇,在多年冰雪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聚焦发展冰雪游、避暑游、森林游、湿地游和边境游,编制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冰雪经济发展规划等系列重大规划,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四大产业”,构建全域旅游产业体系。打造了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中国雪乡等赏冰乐雪、避暑纳凉的全谱系旅游产品,培育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齐齐哈尔观鹤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让“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

材料二   作为冰雪资源大省,如何让“冰雪经济”持续输出“热效应”?黑龙江省开行了东北民俗文化主题列车,这是国内首个沉浸式东北民俗文化体验列车。在车厢内,游客不仅可以感受东北农家的“猫冬”生活,互动剪窗花、包饺子,还可以品尝冻柿子、粘苞米等东北特色美食。哈尔滨相继举办了第3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2023哈尔滨冰雪博览会、中国(哈尔滨)冰雪美食节等活动。2024年开年之际,以“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为主题的旅游推介活动全面展开,立足游客需求,相继推出了3大冰雪主题公园,10大冰雪特色旅游线路,12大冰雪体验产品,为游客提供了一场冰雪文化体育旅游盛宴。

材料三   冰雪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使其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说明黑龙江省是如何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黑龙江省是如何发展冰雪文化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结合冰雪杂技这一文化活动,谈谈怎样让该文化“活”起来。要求:指出所用具体思维方法,阐明创新路径及其预期效果,字数150~200字。
2024-05-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政治试题(二)
6 . 2023年6月15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一箭41星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一箭多星的新纪录。卫星入轨后,与在轨的72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多角度加强对地球进行观察,继续在农业、林业、气象、海洋、资源、环保、城市建设等领域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这说明(     
①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提高认识能力能够推动航天技术进步
③人们的实践动机总能达到预期效果
④实践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政治试题(三)
7 . “嫦娥”奔月、“天问”落火、“羲和”探日、“天宫”揽胜,让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浪漫遐想照进现实。实践表明,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由此可见(       
①创新是让浪漫遥想照进现实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②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掌握着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④创新作为主要矛盾,应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8 . 中国脉冲星测时阵(CPTA)研究团队于2023年6月宣布,利用中国天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独立找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一成果打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窗口。由此可见(       
①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④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沟溪乡余东村,因画而兴、因画而名,凭借农民画的蓬勃发展,沟溪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画好一幅画】

农民画的发展,在余东村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村中自古多出能工巧匠,工匠们的精工美艺和匠心精神代代相传,为余东农民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业余美术创作学习班的举办,让绘画爱好者的专业能力有了不小提升,也让余东农民画的种子在田间地头发芽。2003年,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成立,越来越多的农民画爱好者加入协会,学习创作。这批土生土长的村民从当地民间墙围画、灶头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开展农民画创作。“白天拿锄头,晚上拿笔头,把卧室当画室,把门板当画板”——当地的顺口溜正是“余东画村”里“乡村毕加索”的生动写照。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用画笔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富精神生活的追求。

【建强一个村】

新时代以来,余东农民画与新农村建设一路同行,村里的文化艺术氛围越来越浓郁。余东村用农民画装点村庄,既保留了乡村建筑文化肌理,也促进了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也构建起了一整条以农民画为底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19年的6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112万元,农民画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农民画不仅为余东村注入生机活力,还促进了产业发展、村庄和谐、文明提升,极大增强了乡村凝聚力。

(1)有人认为,农民的实践为农民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农民画的发展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
(3)结合材料,运用质量互变的辩证思维方法,以“乡村毕加索点墨成金,妙笔绘就共富路”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10 . 由于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既根据太阳运行周期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中国历法智慧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统一的基础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