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人类要在空间站长期生存,必须保证植物能够在空间站完成世代交替,成功繁殖种子。随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从太空返回,这是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此前,国际上在空间站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的同类实验。太空种子实验说明(     
①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③创新性思维把观念的存在变成了现实的存在
④创新意识使我们的科技事业不断地取得成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峥嵘,呈现时代万千。《中国梦》系列邮票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精准扶贫》纪念邮票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上下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辉历程……邮票文化,“以邮为媒”,传承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邮票文化真实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客观符合主观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邮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④邮票文化源于社会生活,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能动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02更新 | 531次组卷 | 46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测试
3 .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以下不属于上述实践活动形式是(     
A.脱贫攻坚
B.创作诗歌
C.发射卫星
D.生产口罩
2023-08-09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二)
4 .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要求。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提倡家庭要“积善”。明代曾经有《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许多东西对我们今天的“家风”讨论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今天的时代当然远非明代所能够比拟,在家风建设中,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的许多“老规矩”也必然地被历史淘汰了,比如“父母在不远游”“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都应当被抛弃了,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家风建设不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去认真借鉴“好东西”。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分析家风建设过程中所蕴含的哲理。
2023-08-0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单元综合检测(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薇院士和她的团队闻令而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疫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对这个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疫苗在人体临床试验前,必须做大量研究,验证临床上安全风险的最低化。临床试验中,陈薇团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从最少剂量、最少数量志愿者着手试验,观察疫苗的安全性。

为尽快破解病毒密码,研制出疫苗,陈薇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以军人的使命刻苦攻关,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团队不断取得突破。“我们的团队研发能走到今天,过程中首要的是团队的定力,还有我们对自己技术的信心,还有对国内外法规的了解。我们把几十年积累的十八般武艺,应该说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用上了!”


(1)陈薇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研制疫苗,这属于(     
A.变革社会的实践
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C.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
D.基本实践活动形式以外的形式
(2)填空。
①实践具有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薇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依靠团队的力量体现了实践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研发疫苗的。
2023-08-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二)
6 .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出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对上述材料解释最为完整的是(     
A.认识为实践服务才有实际意义
B.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C.认识产生于实践需要并推动人们进行实践创新
D.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2023-08-0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四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只要田里有稻子,我都坚持下试验田。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只要实践就能获得成功
C.实践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D.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8 . 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提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0 . 某作家写过一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但某大学的教授经研究却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为50至200千赫,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一般听不到20千赫以上的声音。该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雪落有声,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认识必须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B.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
D.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错误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2023-08-03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