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郑板桥把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视觉中竹子外在形态;“胸中之竹”,是竹子外形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融入了画家的审美意识和分析判断;“手中之竹”是“胸中之竹”的物化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眼中之竹”是客观的,“胸中之竹”是主观的
②“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二者彼此依赖
③“眼中之竹”上升到“胸中之竹”是认识的深化
④“胸中之竹”转变为“手中之竹”离不开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从艺术家的愿望和理论上讲,“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二者应当是一致的,但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不能使“胸中之竹”变成理想的“笔下之竹”。这表明(   
①实践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预期目标能否实现
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往往不完全一致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11更新 | 97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诊断性测试政治试题
2 . 读起杜牧《江南春》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我们头脑中就会闪现出一番美景: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由此可知(       
①头脑中的美景是美江南的写照
②头脑中的美景源自诗人的才华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湖南农业大学测阳教学科研基地发生村民偷摘玉米事件。这一事件导致该校农学专业作物学科研技能竞赛无法继续,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面无法完成毕业论文。这是因为(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对象的缺失会影响实践活动的过程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认识客体的缺失无法体现实践结果的创造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主体的缺失导致实践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实践手段的缺失导致实践活动的水平无法评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英国爱丁堡大学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皮肤受阳光照射后会产生一种化合物,通过一系列激活过程,能缓解湿疹症状。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有望在未来开发出低副作用的湿疹疗法。而这种化合物又会激活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这种细胞能对炎症产生抑制作用,这表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上升性和反复性,追求真理离不开发挥认识的能动性
③接近真理必须突破现有认识成果并要发现现存的错误
④真理的展现和暴露往往需要在处于主客观之间的桥梁上进行
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某电商推出“步步鸡”项目,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从鸡苗供应、养殖、检疫,到屠率、物流等环节的信息进行真实的记录且不可篡改,提高整个产业链的信息透明度,更好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安全产品的消费需求。从哲学上看,这一应用场景说明(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③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根本途径
④人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将“为我之物”变成了“自在之物"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6 .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羊羔和乌鸦的能动性活动与人类活动有本质的区别
②人类敬母爱母之情是由动物“反哺本能”进化而来的
③“跪乳之恩”与“反哺之义”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④跪乳和反哺受感性支配,不会也不可能包含理性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18更新 | 1753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政治试题
7 . 2019年7月,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在上海正式交付。“蓝海101"号是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肩负着国家近海与远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重大任务,是全面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海上科学平台,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科学研究从近海进一步走向远洋深海。“蓝海101”号( )
①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高了认识能力
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
③是连接人类认识与远洋深海之间的桥梁
④是人类征服自然活动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8 . “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这说明认识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9 .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一种意象,喜欢结群的鸿雁常被用来渲染思乡怀亲的愁绪,欧阳修《戏答元珍》中的“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就属于这种情况。“鸿雁”这种意象(       
①源自于作者多愁、敏感的内心世界②反映了鸿雁群居的生活实践特性
③体现了诗词创作活动的主动创造性④服务于作者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屠呦呦提高青蒿药效方法的获得启示我们(       
①复习他人记述的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②科学方法的获得往往源于大胆猜测
③他人经验的再探索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④有效利用事物应该尊重事物的固有联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7-10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天津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