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华为Al(人工智能)诗人“乐府”作出的唐诗宋词,令网友一时分不出真假。华为的科学家向网友透漏,诗人“乐府”作诗完全是系统自己学习的结果,设计者只是将训练用的诗词序列化为格式化的文本序列,作为训练数据,有系统通过对语言模型抽样,生成满足形式和内容要求的诗词,人工智能进行诗词创作(       
①是设计者发挥人的意识活动创造性的结果
②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③证明了人工智能与人一样具有意识
④表明人工智能从事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27更新 | 110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押题预测卷(山东卷)01
2 . 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二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再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各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筚路蓝缕,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表明(     
①回看走过的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②比较别人的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既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③远眺前行的路,科学社会主义探索需要不断超越现有发展阶段
④审视自己的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本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的观点(     
①承认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途径
②认为理性认识是更高水平的认识形式
③认为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正确回答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2021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当天的五台手术中,有四台是用机器人辅助手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成熟,外科手术陆续进入机器人时代,手术机器人已在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等领域广泛应用。未来机器人辅助手术将越来越广泛。机器人做手术,能让人放心吗?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手术机器人思维更精准,做手术更微创、更简便,应用前景很广阔
②手术机器人模拟人脑,能够成为医生的手术助手,有助于手术成功
③手术机器人的实践形式不同于人类,手术风险太大,不能让人放心
④手术机器人以其独有优势,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说明通过实践可以(     
①实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认识目的②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改造客观世界
③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④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19秒,“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神舟十二号”的主要任务是,在“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的总目标下,进一步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等关键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1年2月10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火星的生命运动信息,在以“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的总目标下,将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大量移民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可能性。这说明(       )
①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③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24更新 | 52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在“江山破碎,国弊民穷”的年代,狱中饱受折磨的方志敏,于人生最后时刻以生命写就了“可爱的中国”。他相信,“蛮可爱蛮可爱”的中国。一定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这是方志敏一边和死亡打着照面一面勾勒出来的朗日晴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信仰。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1)感悟“可爱的中国”,从文化生活角度,阐述你对“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理解。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从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是中国共产党追逐梦想,砥砺前行,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无不昭示着,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从上海石库门出发,走过赣水闽山蜿蜒小道,跨过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迈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渡过浩浩荡荡的长江天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忍饥挨饿、缺吃少穿,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栉风沐雨。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出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今日之中国正以自信自立自强的傲然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方志敏的憧憬和遗愿正在祖国大地上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前所未有地展现在眼前。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民族复兴事业将揭开新篇章……


(2)“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加以阐明。
2021-07-21更新 | 8116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四个全面”重新表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上,我们党勾勒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发展目标,这就需要我们依据新时代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发生的新变化,适时调整每一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手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新时代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和手段的关系。
2021-06-06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一)
10 . 大国发展,规划先行。自1953年以来,中国已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规划,规划引领新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奇迹。今天,“十四五”规划又擘画了第二个百年奋斗蓝图,正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哲学上看,规划先行体现了(     
A.“思维着的精神”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B.我国制度优势使得规划更具直接现实性
C.意识相对独立,规划总是先于时代而存在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