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决定认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6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10日至11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召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推进会,公布了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截至2023年10月,三部门共实施六批52个山水工程项目,累计开展5000多个子项目,完成投资2600多亿元。修复后的美丽生态,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我国山水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这一工程说明(     
①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性的认识
②正确的规律可以造福人类,错误的规律会危害人类
③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要尊重、保护自然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坚持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7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四第1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02 练基础
2 . 2023年5月,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文集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表明(       )
A.思维是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反映
B.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C.理性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D.思维对实践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3 . 当前,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加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可见(    )。
A.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B.科学理论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
C.科学理论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改造主观世界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
2024-04-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4.2社会历史的本质
4 . 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人工合成糖是近年来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2023年8月,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这说明(     
①实践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真理不断发展
②科学发展使人类得以逐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人类的生存需要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只有正确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天空和大地,古希腊人基本的想法是:地是圆的,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亚里士多德在《天问》中提出了一条感性证据:我们在南北方向上旅行,所见的星图会有所改变,这不但说明地球是圆形的,而且还说明它是个不大的球体。亚里士多德关于地球的观念说明了(     
①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
②实践水平限制着人的认识
③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④证据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3更新 | 140次组卷 | 6卷引用:必修4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6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为我们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黑龙江省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赋能振兴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要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中西文化交融、创新创业文化等特色资源。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艺术精品创作,建立健全扶持优秀剧本创作、促进剧目创作演出机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原因。
2024-03-30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7 .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其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万事万物的运动都具有其自身规律性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亲身实践获得的经验是正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经历了多次调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独立自主完成了早期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形成以国家意志集中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构建起新中国初期有形之手主导的国内循环体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之手在国内循环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我国逐渐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国际大循环逐渐占主导地位,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和全球最大出口国,但同时也造成了对外依赖度过高、国内经济严重失衡等问题。进入新时代,根据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又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格局调整的原因。
2024-03-13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期中过关检测
9 . 2022年8月4日,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句芒号”卫星研制团队围绕高精度获取植被信息、叶绿素荧光等课题展开研究,先后攻克热控、载荷控制、数据传输等技术难关,以确保“碳星”所获取的监测数据“准、全、细、精”。这说明(     
①认识工具的提高推动人们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②追求真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
③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并被感性认识所制约
④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并有待于上升为感性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调查研究是我党历经风雨、长盛不衰的“传家宝”,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提出恰逢其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时代迭变,调查研究必须顺时应势——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问题多变,调查研究必须直击要害——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③环境巨变,调查研究必须下足功夫——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坚持不变,调查研究亦要适应万变——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政治试题之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