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度者,量与质的交汇点和分界线。下图为古代一种“欹(qī)器”,呈梭形,不能竖立,中间部分有两耳,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的时候,器皿是斜的;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敬、中则正、满则覆”。这启示我们(     

        虚则欹 中则正 满则覆
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事物的飞跃 ②实践创新的高度依赖于观念更新的程度
③认识和把握规律,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④坚持适度原则,不断淬炼“度”的智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人说“如果没有他,你我的餐桌上可能会少一条鱼”。他就是人称“鱼爷爷”的全国劳动模范、天津楷模金万昆。

为了改变传统鲫鱼品种长得慢、产量低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金万昆走上了淡水鱼类育种研究、繁育生产推广养殖第一线。他日以继夜地守在鱼塘边观察并记录每种鱼的习性;他曾设计了上百种组合,团队反复试验筛选,花了12年时间,育成味道鲜、生长快、好饲养的黄金鲫,在国内30个省份推广养殖。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鱼爷爷”在淡水鱼育种方面是如何取得巨大突破的。
2024-02-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俗话说,鲸落万物生。从生物学上讲,鲸落是一种自然现象,鲸死后身体沉入海底,在海底“发光发热”数百年。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整个海底生物链都能享受到鲸落带来的“福利”。调查数据显示,北太平洋的鲸落能维持42个物种12000余只生物的生存,使鲸落地及周边地生物繁荣。由此可见(     
①生态系统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遵循其固有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最终目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我国科学研究团队经过18年持续研究,发现了玉米和水稻具有趋同选择的同源基因,即玉米KRN2和水稻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可以通过相似的途径提高产量。基于这一重大发现,研究团队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解析了玉米和水稻驯化、改良过程中趋同选择的遗传规律,为未来作物育种提供了重要依据。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理论可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③真理性认识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④理论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方向不断深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2月2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勘探装备“海经”系统,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勘探作业,精准描绘出深水深层以及复杂地质结构的“3D立体图”,大幅提升我国在超深水领域油气勘探能力。材料说明(     
①海洋勘探活动是历史条件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深海资源的开发取决于人们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
③勘探装备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的发展
④研发“海经”系统是为了获得对超深水领域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清华大学“非线性地震模拟”项目研究团队选取唐山大地震震源附近达320公里×312公里×40公里的空间区域,以0.001秒为时间单位运用超级计算机,精确模拟了该区域在地震发生后150秒内的地质变化,使科学家可以更好的理解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并对未来地震预防预测等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这表明(     
①超级计算机为人类认识地震提供新的工具
②超级计算机能够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③超级计算机能揭示出深藏于地震运动的客观规律
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推测未知事物发展走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由此可见(     
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深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源于实践的真理性认识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林占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菌草科学的研究、菌草技术推广、扶贫、援外和国际合作等工作。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了食用菌栽培技术,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栽培食用菌需要先砍树,用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为此我国每年要砍伐700万立方米以上的阔叶林。种了香菇,就少了树木,“菌林矛盾”突出。

为了破解“菌林矛盾”,从1983年起,从事农林方面研究的林占熺率领研究团队尝试用草代替木头养菌,在3万多种草本植物中筛选培育。经过反复试验,历经三年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86年获得成功。菌草营养丰富,除了栽培食药用菌,更重要的是直接减少了木材砍伐量,保护了生态环境。近年来,菌草技术从国内走向国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林占熺团队是如何成功研制出菌草技术的。
2023-12-0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百河”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新高考月考测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17号飞船由“神箭”长征2F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并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长征系列火箭的高可靠性再一次得到验证。我国当前正在论证载人登月方案,目标是在2030年前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为了实现遨游月宫的伟大梦想,新一代载人火箭正在研制当中。由此可见(     
①创新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我国航天领域科学家对太空的认识具有真理性
③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可以实现飞天梦
④科学家的论证也能检验载人登月方案的真理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面对同样一个鲜艳的苹果,饥肠辘辘的人看到的是美食,诗人联想到的是少女的脸庞,营养学家则会估量其中的维生素含量……苹果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同的存在。材料体现(       
A.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认识必定不同
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人的思维方式决定实践方式
2023-12-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