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清光绪帝的死因是清宫疑案,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是病逝。2008年国家清史委员会宣布,专家通过检测光绪帝头发中的重金属含量,确认光绪帝是死于急性砒霜中毒。有人推测是慈禧下了毒手,她怕死后被光绪帝清算。但是究竟谁是真凶,还需要史学家的进一步探索。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追溯过去
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于揭示真相,追求真理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有所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
2 .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多家权威机构预测,2021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产生,今后会不断加强。气候专家特别强调: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并不是只有拉尼娜现象,天气系统其实是一个混沌系统,长期的气候目前无法被精准预测。这反映了(     
①认识不是主体的凭空想象,来自客体本身
②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是我们认识的根本目的
③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不具有精准性
④认识受认识对象属性和本质暴露程度的制约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2-05-01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文综政治试题(十)
3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成立100年来,先后在1945年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1981年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两个决议都在党的历史上对推进和引领党的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三次历史决议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②实践会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真理会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认识本质的暴露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无限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三大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的紧密结合中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材料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充分地吸纳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思想,实现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请你结合材料一,运用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的理解。
(3)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新时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及其理论依据。
2022-02-02更新 | 57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六次考前基础强化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