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精神气质,需要一代代人接续传承、发扬光大。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科技对国家命运、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的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千千万万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奋力创新、默默耕耘。如今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人工合成淀粉、纳米限域催化等研究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不断加快应用。

桂某作为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鲫鱼是其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他在研究中意外发现银鲫具有“单性雌核生殖”的特征。按照国外学者的观点,银鲫生殖繁育的应该全是雌鱼。决定雌雄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银鲫会有这样的特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和团队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跑遍祖国的大江大湖,累计采集了5000多条鲫鱼样本,系统研究了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了银鲫独特的多重生殖方式,找到了品种改良的方法,为系统精准开展银鲫的优良品种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出的新品种实现了产量的大幅提升,为“菜篮子”稳产保供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桂某是如何践行科学家精神的。
(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请你就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弘扬科学精神提出两点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红毯到秀场,明星把它当作活动“战袍”;社交平台上,穿搭博主纷纷测评推荐;热门景区里,许多人着“新中式”拍照打卡……“新中式”从小众爱好到爆火出圈。看似一夜爆火,但“新中式”的走红,绝非一日之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近年来,随着国潮兴起,越来越多人对传统服饰感兴趣,有人戏称为“血脉觉醒”。顺时应势,改良汉服使之满足更多人的日常需求和审美意趣,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也由此打开了更大的市场。“新中式”出圈、汉服走进大众视野,可以说是消费者与市场双向奔赴的结果,带动传统服饰焕发时代光彩。

典雅而不厚重,独特又不浮夸,好看又实穿的“新中式”,在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衣橱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新中式”走红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中式的美,并且“新中式”还扬帆出海,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载体。

不只是服装,“新中式”的风还刮到家居装潢、奶茶餐饮、美妆时尚等多个领域,创新着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新中式”的流行,就像是一扇窗,为人们开辟了了解传统文化的新渠道。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中式”走红出圈的意义。
(2)以“新中式”为代表的血脉觉醒是对创新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加以说明。
(3)“新中式”这股风,源于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的一句“中而新”,如今“新中式”正成国人热捧风潮,万物皆可新中式,请你为新中式+设计两套方案。
2024-05-22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热血筑丰碑,英名垂青史。2024年3月28日,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他叫陈祥荣,他和他的战友一起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2001年,他出生在福建宁德市,从小就有当兵的理想,不怕吃苦,热爱祖国,独立有主见。高中刚毕业的他在家人大力支持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军,入伍那天,18岁的他郑重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2020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外军公然挑衅,边疆上的紧张局势愈发严峻,陈祥荣所在的部队,面对外军的侵犯,毅然迎战。他毫不畏惧,毫不退缩,用年轻的身躯书写着对祖国的忠诚,他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成为了保家卫国的英雄。

陈祥荣,19岁的年轻人,是戍边烈士,他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伟大,英勇奉献的壮丽,以及年轻人的坚韧和勇敢。他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的青春之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知识,分析说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学生如何践行陈祥荣的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材料二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改革就是“立新破旧”。“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其实践意义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稳步推进改革。新的制度建设好了,新的政策完善了,旧的制度、旧的政策适时退出,而在新制度还没有建设好、新政策没有完善的情况下,不轻易改变原有的制度和政策,做到不立不破,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创新发展。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先立后破”是如何坚持“辩证否定观”的?
(3)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实践创新,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另列举2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实践创新的具体成果。
2024-05-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风盘发、马面裙与职场西装、衬衫“无缝衔接”,背带裤里穿唐背子……在中国社交平台上,人们可以搜索到各种职场国风穿搭方案。某 App上“新中式穿搭”话题浏览量达5.7亿,而囊括发型、配饰、妆容、家居等范围更广的“新中式”话题有14.6亿人次浏览。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具有线条柔美飘逸、款式古典雅致的特点。起初,人们对汉服的关注点重在服饰形制的仿古与复刻,但人们逐渐不再满足于体验“打卡”,更加适于日常穿着的汉服款式“走进”更多人的衣柜。大众对汉服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汉服越来越日常化、大众化。轻便日常的国风单品成了服装业商家的新目标。深受国潮文化感染的青年林某在创业之初就明确了产品的使用场景:做出谁都可以穿的汉服,人们可以穿着这件衣服坐地铁、吃火锅,出入自如。马面裙是林某网店的核心单品,马面裙很像当代白T恤、牛仔裤的角色,非常百搭;它既有民族服饰的明显特征,也可以很好展示现代纺织科技复原的中国传统制造工艺。林某在服装设计上选择偏当代审美的纹样或颜色尝试创新,自2020年正式营业至今,其经营的汉服品牌粉丝量超数百万,年销量持续呈指数级增长,已成为行业头部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新中式”。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青年林某是如何将其经营的汉服做成行业头部品牌的。
(3)当前,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请你列举两个这方面的文化现象。
2024-04-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揭榜挂帅又称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不论资历论实力,不看学历看能力,谁有本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定目标,谁就来揭这个榜。

2018年11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次向全社会发了一张英雄榜,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围绕17个方向及细分领域,开展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服务,如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装备等等。原则上,每个细分领域实行差额入围遴选,择优遴选不超过5家揭榜单位。遴选揭榜者基本不设门槛,面向全球招募。成果评价以解决问题成效为衡量标准,全面评估科技成果的科技价值、应用价值与市场价值。榜单一出,天下英雄齐响应,高校、科研院所、民企等报名揭榜的达到了1248家。经过层层筛选,137家揭榜单位、66家潜力单位榜上有名。

(1)“揭榜挂帅”是我国科技攻关机制的重大创新。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百年大党,故事悠长。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党流传下来许多可亲可感的故事,具有初心如磐、信仰如山、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不畏艰难等鲜明特征,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凝结着红色传统,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铁的纪律、政治本色。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2)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3)请结合生活实际,为所在的学校更好地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传承红色基因提两条具体建议。
2024-02-2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在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坚信,只有立足自主创新,才能面向国际、赶超国际。我国不断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协同作战,创造性的运用系统哲学思想、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技术。2021年,我国航天员不但首次进入自己国家的空间站,而且分两批进行了三个月和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这些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载人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

材料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硕果累累,一个个“幸福路”“繁荣港”在各国铺展:中老铁路让老挝由“陆锁国”变成“陆联国”,间接为老挝增加10万余个就业岗位;雅万高铁跑出东南亚“最快速度”,当地通行条件得到巨大改善;中欧班列累计运送货物超过3000亿美元,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年货物吞吐量增至500万标箱以共建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硕果,离不开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深度参与,离不开中国“真金白银”的支持。截至2022年末,中资银行对“一带一一路”共建国家贷款余额合计约5.4万亿元,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面对“一带一路”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少数西方国家坚持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炒作中方制造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陷阱。根据世行数据测算,非洲国家政府外债中12%来自中国,35%来自西方国家。中方贷款的利率是2.7%,而西方国家贷款的利率则为5%,几乎是中方的2倍。

(2)长期以来,少数西方国家污蔑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制造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陷阱。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加以批驳。
(3)“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未来,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希望。”请就广大青年主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两条建议。
2024-02-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四)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吸引了全球目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目前的106个,丝路基金项目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融资渠道平台不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共同绘就了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各国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2024-01-0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指出,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密切相关。四川拥有一批代表“国之重器”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具备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和优势,应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树立创新理念、敢闯敢试,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信息服务、现代金融、服务型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要打通促进创新的“快车道”、拆除阻碍创新的“篱笆墙”,积极培育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知识,说明四川应如何巩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和优势。
2023-12-06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模)文综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江苏八堡村的“村界杯”足球赛和贵州台盘村的“村BA”篮球赛火爆全网。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江苏八堡村的村民就开始自发举办足球赛,当地乡村足球赛有着深厚的群众参与基础。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当下,年味淡了成为很多人的共同感受。2020年春节,八堡村开始以村为单位组队举办足球比赛,由此开始,足球赛在八堡村从热爱变成了“新年俗”。从正月初一到初七,当地足球爱好者和村民组成的球队每天都会踢一场“贺岁”球赛,不仅有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赛,还吸引了附近省份的球队前来参赛。从“村界杯”中,人们重新找到了对足球最纯粹的那份热爱,越来越多的村民不再搓麻将、打牌、玩手机,而是选择走进球场。

贵州台盘村因举办“村BA”(乡村篮球比赛)被人们熟知。“村BA”极具乡土气息,篮球不再拘泥于特定的环境,比赛现场氛围感十足。比赛间隙极富地方与民族特色的苗族非遗古歌、苗族舞蹈以及芦笙等文艺表演,赋予了“村BA”又一抹亮色。台盘村以“村BA”为突破口发展休闲旅游、赛事旅游,2022年比赛期间,村里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54万元。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开赛以来,覆盖群众446.75万人,各平台直播的累计观看人次上亿。

(1)八堡村的村民从“村界杯”足球比赛中找到了新的年味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村界杯”“村BA”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3)从哲学角度,请你为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相关内容除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蓝图鼓舞人心,谋新篇踔厉前行。

2022年10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概括: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基于国情正走出一条超越“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必须牢牢把握“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战略根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过程经历了“否定—改造—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传承创新”的转变。近代以来,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下,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现代化的严重障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排斥居于主导地位;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要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化相融相通、协力共进。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2023-10-21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