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新陈代谢规律D.否认之否认规律
2024-04-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2 . 下面漫画《拔河》启示我们(     

拔河
A.善于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24-04-15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卫星导航定位与电子控制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农机自动驾驶,精准收割;可以昼夜连续工作,加快作业速度;可以整理土地和变量施肥,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和以往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北斗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表明(       
①农业生产实践具有历史性,其形式和水平不断发展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④人们能够利用科技改变农作物生长的客观环境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付出巨大牺牲,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历程表明(     
①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意识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苏轼读书用的是“八面受敌”法。一本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从这一角度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读,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此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全体,书也就读“厚”了。下列与该读书法蕴含的哲理最贴切的是(     
A.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B.要敢于否定旧事物消极的内容
C.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D.要重视部分对整体的统率作用
6 . 下面漫画《刚出壳的小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敢于否定、勇于创新,树立批判精神
③积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④树立辩证否定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3-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3.2随堂测试
7 . 2023年初以来,ChatGPT等生成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传播虚假信息、侵害知识产权等问题。对此国家网信办等部门发文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同时要求对其边界加强管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抓住主要矛盾,顺应形势发展
②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对症下药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限制其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3-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8 . “守正出奇”源自《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台,以奇胜”,指既按照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从哲学角度看,“守正”与“出奇”的关系是(       
①“守正”与“出奇”是相互联结的,“出奇”寓于“守正”之中
②从“守正”到“出奇”,是一个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
③“守正”是“出奇”的必要前提,“出奇”是“守正”的必然结果
④“守正”与“出奇”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4-03-07更新 | 424次组卷 | 44卷引用: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9 .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雄厚底气。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生动展现出共产党人“自我批评要一日三省”“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巨大政治勇气。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在事物发展中,否定比肯定更重要
②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事物才能实现发展
③辩证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
④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说服教育的次数与效果呈倒“U"型曲线,意思是说服教育的效果先随着次数的增加而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又随着说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甚至呈负相关关系。下列选项与说服教育倒“U”型曲线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②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