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联系的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2023年7月28日,台风“杜苏芮”在沿海登陆,多地消防部门主动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合信息研判,及时发布预测预警信息、疏散群众、开展救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这说明(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理性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成功实现预期目的
③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意识才能够发挥能动作用
④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借物抒情。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友人别情,有“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传递思乡愁情,还有“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抒发忧国浓情。诗人“借物抒情”说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为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③“物与情”往往是互相依赖的
④诗歌创作是按诗人的内在本性去改造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在2023年6月举办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加上“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所以加上“第二个结合”是因为(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人们必须善于把握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人们能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实践的深入发展推动我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刻全面
④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淡水巨型食肉鱼,生性凶猛,能大量捕食水生生物,且鲜有天敌。由于国内部分民众的盲目放生,我国多处水域出现鳄雀鳝身影,对我国不少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这警示我们(       
①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            
②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外来物种的培育            
④不要去改变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客观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9月,生态环境部等17个单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继续深化对长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材料中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继续深化环境治理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上述民俗谚语启示我们(  )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多样的、本质的、必然的        
②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条件 
③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④人可以创造联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近期,全国多地先后报告发现的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淡水巨型食肉鱼,能长到3米,繁殖能力极强,胃口极大,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几乎通吃,一旦其进入了天然水域,当地水体生态系统将遭受灭顶之灾必须警惕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要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环境
②尊重自然固有的客观联系,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
③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及其规律为前提
④维护本土生态平衡,要防备和消灭外来危险入侵物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下图漫画《愚蠢·智慧》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做事情要分清主次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要积极推动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④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重庆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研发出一种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并将这一发明运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中,成功将4000亩(1亩≈666.7平方米)实验沙漠改造成良田。这表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
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③联系是具体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固有的联系
④联系是多样的,人们应分析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9-17更新 | 546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两会,是读懂中国发展的重要时刻。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势、谋篇布局、拨云见日,带领中国人民朝着既定目标风雨无阻向前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 1%,城镇新增就业1 269 万人,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亮点纷呈的2021中国发展答卷,再次引发世人对“中国为什么能”的思考。透过“信心”“底气”“坚韧”“活力”等两会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阐明的“五个有利条件”提供了读懂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党的坚强领导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是稳中求进的压舱石,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厚植根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是中国发展的底气所在、信心之源。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谈谈你对“中国发展的底气所在、信心之源”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