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生活其间,你优雅,城市便不粗俗;你精神明亮,城市便不灰暗阴沉。当文明传递在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流进每个居民的血液之中,我们就敢说,这是一座有品位的城市,一座宜居的城市,一座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城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统帅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B.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C.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D.整体和部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2 .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材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建立新的联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整体具有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正是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 漫画(作者:朱慧卿)讽刺了某些扶贫项目“越扶越亏”,这对其它地区的扶贫工作带来的启示是要

①坚持实事求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②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扶贫项目的市场营销方法
③树立群众观点,站在人民的立场确定扶贫项目
④做好系统设计,加强扶贫项目的产业整体建设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 . 漫画《各有标准》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正确处理部分之间的关系
③要有创造性思维
④从整体着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7-05-17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三模)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庄子·养生主》记载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庖丁解剖了全牛,整个过程得心应手,技术运用自如,其实这就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典型案例。中国古有庖丁今有“大国工匠”,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深入挖掘高凤林等八位行业顶级技工的典型故事,播出引起巨大反响。
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和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我们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1)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2)从“制造大国”转化为“制造强国”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据此有人认为,劳动者和企业只要注重细节我国就能建成“制造强国”。请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即将召开“工匠精神与我的高考”主题班会,请你为自己拟出两条奋斗格言,要求语言通顺流畅,每条格言字数不超过20字。
2017-05-0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后期适应性检测(二)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6 . 2016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作了主旨演讲。在谈到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时引用古语“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以中国智慧解题、以中国道理说事。由此可见
①从自我与他人的角度说,看到他人方为大智,体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②从眼前和长远的角度看,看到长远方为大智,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看,有全球治理的大方向,就有全球治理的大作为
④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说,看到整体方为大智,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 .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一季度GDP增长7%,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政治局会议会采取相应措施加大稳增长的力度。这表明国家在采取措施过程中坚持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前提
B.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C.思想决定行动,主观决定客观
D.从整体着眼,局部要服从整体
8 . 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表明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
2016-12-12更新 | 30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届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
9 .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一味贪大求洋的城市化到注重小城镇化发展的城镇化,中国城市现代化之路正在回归多元和理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 我国分地区、分规模城镇化质量指数情况
地区
东部
东北
中部
西部
城镇化质量指数
0.5419
0.4860
0.4632
0.4643
城市规模等级
200万以上
100-200万
50-100万
20-50万
20万以下
城镇化质量指数
0.5920
0.5368
0.4825
0.4680
0.4496

注:城市规模按《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0年)城区人口分类。分地区数值为各地区城市指标的平均值。分规模数值为各种规模城市指标的平均值。
(1)根据图表信息,简要概括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二 近年,关于“空城”、“鬼城”的报道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C市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基调,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避免了“空城”现象:一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避免“空城”现象的。
材料三:“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混乱的地下管网建设,无异于将我们放置在定时炸弹之上。” 欧美的“共同沟”是成功的范例: 城市管网由政府统一规划, 管道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 着眼长远,统一开挖、统一预埋管道, 建设一步到位, 统一管理维护, 有偿交各个部门使用。各相关单位在管网使用和管理上实现资共享、综合应用、协调一致、互通共享,切实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城市管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有的思想方法。
2016-12-12更新 | 1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重庆市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10 . 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污染物总量控制等环保制度.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使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达到了可谓前所未有的程度;还进一步优化 了环保“约谈制度”,由“约谈企业”改为“约谈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
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③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