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28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李强总理就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将持续为世界提供优质的中国制造、稳定的中国供给。二是共同构筑畅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强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创新合作。三是共同构筑开放包容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将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绿色发展领域国际合作。四是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将积极推进同各国的产业、产能合作,带动发展中国家更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希望各国企业家为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健运行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便利、更好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各国应如何共同构筑开放包容的产业链供应链。
2024-05-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押第19(1)题 哲学部分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材料一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更是立足世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的强力支撑。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如何运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的。

材料二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球视野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

材料三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他对教师群体的殷切期望和对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以“教育家精神划定师德高标”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特产貌似普通,内有乾坤。缺了“土”,产业根基不稳,失去“特”竞争优势不足,没有“产”,发展难以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要立足“土”,善用村里的山水草木、传统手艺等本土资源;突出“特”,既要扎根本地找亮点,还要跳出本地比较周边和全国;形成“产”,从源头种养延伸至加工、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从深耕一产拓展至三产融合。

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阐述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
2024-01-05更新 | 2166次组卷 | 11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4(辽宁专用)

4 . 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技术,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材料一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战略部署。《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按照“构建一个体系、把握双重属性、坚持三位一体、强化四大支撑”进行总体布局,确立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力争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材料二   在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国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发展目标,未来三年将率先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八大领域取得突破,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不断攀升。

(2)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香江潮涌,紫荆花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从此开启了历史新纪元,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依托祖国的强大支持,今日香港关山飞渡、行稳致远。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不仅保持原有特色和自身优势,更链接了祖国内地的优质资源,搭乘上发展“快车”,提高了参与度,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强大的祖国,是香港最坚实的依靠;祖国的强大,也需要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奋斗。香港背靠祖国,受益于国家发展,也要致力于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香港各界人士要弘扬爱国爱港传统,继续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在“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和“前海方案”等重点规划建设中发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强大的祖国,是香港最坚实的依靠;祖国的强大,也需要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奋斗。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冲击亚太地区发展环境和合作架构。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我们必须给出这一时代之问的答案。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亚太稳定繁荣作出更多贡献,为亚太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是如何用整体与部分关系来回答时代之问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谈谈你对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主张的理解。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明长河绵延汇聚,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应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我们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反对唯我独尊;坚持互学互鉴,反对霸权霸道;坚持同舟共济,反对各行其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零和博弈;坚持厚植民意基础,反对封闭隔绝,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题目,写一篇短评,阐明其中的中国智慧和行动。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学校、姓名等个人信息。
2023-05-08更新 | 64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2022年10月1 日起实施。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节选
第九条、第十条、第十四条、第二十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明确了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支持公众积极投身遗产保护。例如,公众可以利用市文物部门建立的遗产信息平台查阅信息、共同参与保护利用,还可以成为志愿者,讲好中轴线故事,为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第五条、第六条、第八条明确了政府、部门、保护责任人、议事协调工作机制、保护机构等多层次的保护主体和保护责任,着力构建系统、规范、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
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推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向公众开放,鼓励单位和个人向公共文化机构捐赠或者委托展示实物、资料,鼓励高等院校、专家学者进行遗产价值研究,鼓励保护区域内居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公众体验,促进中轴线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对保护区域内的业态引导等等。
第二十七条明确,政府统筹协调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遗产保护共治、成果共享。
结合保护条例措施,从哲学角度说明如何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2013年出访期间提出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到2015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体路径;从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进一步提出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布局,到2020年倡导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再到2021年9月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需要各国坚定不移地共同抗疫;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应对;军事冲突、贫困以及恐怖主义等问题也需要全人类携手解决。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积淀丰厚、博大精深,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传承发展“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理念,我们要坚持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的自然观:合理借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理念,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发展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正在为全球生态环境改善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材料三   生态环境,攸关人类存续;生态文明,攸关人类发展。这是摆上“世界桌”的紧迫课题:如何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如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如何定位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面对这些激荡全球的时代之问,中国作出了历史性回答——2020年,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他并倡议,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中国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不断开创生态文明的新境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进行了深入探索,作出重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用联系观的知识分析中国不断完善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影响了我们当今的生态文明观,请你列举两个。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请分析为什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指引中国不断开创生态文明的新境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2023-01-17更新 | 707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5(辽宁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要巩固脱贫成果,用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要发扬孺子牛精神,正确处理“远与近”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各种利益冲突和难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既要维护农民的眼前利益,还要发展长远利益。乡村振兴要发扬拓荒牛精神,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创新发展的过程,这种创新离不开一往无前的拓荒牛精神。乡村振兴要发扬老黄牛精神,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隐功”与“显绩”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历史进程,必须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克服一切消极等待和急躁冒进情绪,用老黄牛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分析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
2022-12-04更新 | 636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押题预测卷(辽宁卷)02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更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文化缘河而生,在漫长的利用和治理黄河的实践中,通过贸易、文化交流、政治外交等活动,黄河文化从中原地区向四周传播并走向全球,搭建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向世界传递了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材料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是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的主战场,在动能转换、对外升放、文化传承等领域独具优势。

2022年2月,针对当前山东在黄河流域面临的生态保护治理任务繁重、区域发展协同协作不够等问题,山东省印发了《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注重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实现各项目标任务确定了明晰的时间点和路线图。由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东答卷”正徐徐展开。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山东答卷”所蕴含的辩证法智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