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两岸贸易额为3283.4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24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大陆向台湾出口78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两岸同胞才能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同样需要两岸同胞携手努力。

由于受到“台独”思想毒害,也由于两岸政治分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一些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性质和国家认同问题认识出现偏差,对祖国统一心存疑惧。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相亲,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愿意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创造条件加强两岸交流交往,不断加深广大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了解,逐步减少他们的误解和疑虑,进而走出受“台独”煽惑的历史误区。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观点的正确性。
2022-10-1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龙涛教育集团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占据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
2022-10-02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碎片化时代是指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样的分类分解为信息片段。

有人认为,信息碎片化提升认知水平。信息碎片化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们迅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完整内容被分解为详细的义项。通过信息分享及获取工具,人们可以在坐车、吃饭、午休时都可以阅读,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媒体能够尽快把信息传播给用户,人们随时随地关注各种碎片化信息,从而提升认知水平。

有人则认为,信息碎片化降低认知水平。信息碎片化时代,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有很多局限。首先是不成体系。有质量的深阅读带来的是系统化的知识,有完整的体系和内部结构,而现在的阅读是“刷”的,是一篇一篇文章浏览式的。其次是没有逻辑。一篇一篇,一个视频一个视频堆积起来的信息,知识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被切断,成为一堆散乱的信息,会降低人们的认知水平。


(1)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看法,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
(2)无论如何,碎片化信息已经是大势所趋。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成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被信息所奴役。我们青年在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时应如何应对?请你提出一条应对措施,并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该措施的依据。
2022-10-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四部门复函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打通“数”动脉,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既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也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给西部开辟一条发展新路,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东数西算”工程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高质量发展。

数字中国春潮涌动,“东数西算”正当其时。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合理性。
2022-10-01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状况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着力打通国内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国内超大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作为关键发展基点,把疫情和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指在基于国内市场的同时,同时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提炼我国新发展格局体现的哲学智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交织,各国不论大小和发展程度,均在抗疫、经济复苏等方面有迫切的共同诉求,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由此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中国提出令人瞩目的“中国行动”: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一系列精准的保护“路线图”,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给全球带来信心和希望。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一直在行动。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同舟共济、勠力同心,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各国应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二   2022年,举国关注、世界瞩目的“神舟十三号”进入“回家”倒计时。回首2021年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升空,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或将进入最后阶段。1992年,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需要经过长期的量的积累过程,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实施,每一步目标都是通过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实现的,三步完成才能实现总的目标。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朝着第三步目标迈进,这将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新的质的飞跃,中国航天人正在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和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之梦而不懈奋斗。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合理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要巩固脱贫成果,用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要发扬孺子牛精神,正确处理“远与近”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各种利益冲突和难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既要维护农民的眼前利益,还要发展长远利益。乡村振兴要发扬拓荒牛精神,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创新发展的过程,这种创新离不开一往无前的拓荒牛精神。乡村振兴要发扬老黄牛精神,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隐功”与“显绩”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历史进程,必须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克服一切消极等待和急躁冒进情绪,用老黄牛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分析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
2022-12-04更新 | 650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2021年12月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障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要有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要真正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正确性。
2022-07-10更新 | 38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据介绍,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担当,是一部记录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成果、反映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的重要文献。

白皮书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更为坚定,身心素质向好向强,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白皮书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中国青年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风气之先,生动展现出“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整体风貌。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说明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原因。
(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为主题班会写两条标语。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们圆满完成了载人飞行任务,顺利返回地面。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我国载人航天九次豪情问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乘组首次实施快速返回流程,注重在传统着陆的环节上优化改进,创新直接返回预定着陆场,返回舱的操作系统也由原来的手动操作升级为自动操作,将返回时间压缩至8个小时,实现了快速返回技术的突破。除此之外,神舟十三号还创造了多项“首次”新纪录: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首次执行最长6个月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等。这一项项成就的达成,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在前沿领域从“追赶”、“并跑”到“领跑”的突破。

载人航天辉煌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和拼搏,他们永葆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新纪录,展现中国航天科技的新高度。


(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哲学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就“为科技强国做贡献”提出一条具体建议并给出其哲学依据。
2022-07-05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