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科学治水,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近年来,浙江省在治水方面勇于创新,推进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首先,浙江坚持“科学治水”。尊重治水规律,研判把握浙江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和结构特征,处理好发展保护、利用修复关系,坚守生态安全底线,加强智慧水利建设。

其次开展“系统治理”。浙江水利从整体谋划,坚持“116N”的总体架构:即建设1个水利大脑开发1个总驾驶舱,构建“浙水安全”“浙水美丽”“浙水好喝”“浙水节约”“浙水畅通”“浙水清廉”等6个多跨应用。分部门落实水资源保障、河湖库保护、水灾害防御、水发展规划、水事务监管、水政务协同等6大核心业务,实现治水的整体跃升,推动水利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结合材料,说明浙江省坚持系统治水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无论理论上或者实践上还会有更大的突破,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实现经济、政治、社会各部分的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整体与部分”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分析与综合的关系”知识,谈谈我们应当如何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9月,FIBA官网上一篇名为《哪支球队最适合挑战美国队》的文章中,中国女篮排在仅次于澳大利亚的位置。那么,中国女篮成长的背后有哪些推手呢?自2017年起许利民教练上任后就秉持着不破不立的思想,果断地为中国女篮"大换血",敢于使用新队员,为中国女篮赋予新鲜“血液”;换血之后的中国女篮专注于技术动作的纠正与练习,每一个动作要领队员们都要反复的揣摩与练习,直至形成固定的肌肉反映:如果某个队员出现了问题,许教练会把她的问题集中录制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与练习;球队的心理教练黄菁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及信念,她说,当一个人站出来的时候,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站出来的时候,那叫担当;当你自己投入打球的时候,那叫练习;当你学会“喂球”的时候那叫责任。

材料二   ◆守正笃行,这是中国

一首中国歌曲让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敞开心扉——“当第一次听到《茉莉花》的旋律时,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我的心灵受到震颤,全身心融入了优美的旋律。”

一篇优美古文让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神游天外——巡游星空的她在发送太空照片时,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写下《兰亭集序》里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从中亚古城撒马尔罕到印尼巴厘岛、从泰国曼谷到沙特利雅得,世界越来越认同这样的中国声音,那就是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我们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我们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这也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深刻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解读中国女篮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们如何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

4 .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荆楚大地。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面对疫情,党中央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把握工作主动性,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力量战“疫”。优先保障重点地区需要,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只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战,创新创造,必将全面战胜疫情,迎来春天。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5 . 材料一   2021年11月3日新华社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在中国国际进出口贸易博览会强调扩大开放,倡导合作共赢,呼吁携手共进。“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东方之约,中国之诺。中国用实际行动体现责任与担当,推动各国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分析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回答中国如何更好推动经济全球化。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昨天,70年沧桑巨变,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明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讲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这当中凝聚着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每一个人的辛勤汗水,蕴含着每一个人的巨大牺牲。我们相信,只有全国各族人民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自觉服从大局,不放过任何细节,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始终发扬奋斗精神,才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12月1日,华为首席财务官,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转机时,被加拿大警方拘留,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被非法扣押1028天的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国。对于孟晚舟事件,有网友感叹:“有生之年,亲眼目睹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交织。”

国家与个体,一直相互奔赴,彼此成全。每个人的青春理想绝不是全然孤立的,实现理想,固然需要个人的不懈努力,但更离不开祖国土壤所提供的养分,强大的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坚强靠山,个人的命运从来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强大,个人的自由、幸福才有保障。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生于斯、长于斯,有无数爱国英雄冲锋陷阵,铸就华魂。“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不会干涸”,而今虽然五风十雨,国泰民安,但祖国仍然身处大国博弈的漩涡之中,我辈也当谨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殷殷之情,铭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热血豪情,与国执手,与国携长,用热泪与汗滴谱一曲时代长歌!

材料二   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这样的故事贯穿于新中国70余年的奋斗历程。面对美国的倒行逆施,我们再次发扬了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勇气,“涉深水者得蛟龙”,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在70余年的坐标中接续奋斗,我们可以克服今天的困难、遇见更好的明天。


(1)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如何理解“国家与个体,一直相互奔赴,彼此成全”
(2)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请你就新时代如何弘扬奋斗精神提两条建议。
2022-03-14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检测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材料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需求可能进一步波动收缩。特别是某些国家试图通过脱钩断链、打压企业等方式极限施压,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对全球总供需平衡产生重大冲击。从国内看,近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亟待从供需两端发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长久之策,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把握以下重大原则要求。一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现实的经济运行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连续循环过程,经济政策要着眼全局和整体进行设计,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二是必须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发展最终靠供给推动,从长期看是供给创造需求。要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着力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以自主可控、优质有效的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简要分析把二者结合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要求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023-01-14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三校联考(增城中学、华侨中学、协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杭州亚运会“典藏”了什么?一是开创了亚运美学的新纪元。杭州亚运火炬设计思想来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亚运会花器以花觚之形意彰显宋韵极简美学,亚运会核心图形“润泽”化用了杭州代表性的特产丝绸……让世界看到一个致力于促进亚洲文明互鉴互赏的杭州。二是探索了数实融合的办赛模式。亚运会开幕式“数实融合”的点火仪式成为“经典时刻”;智能亚运一站通平台赛后转换为数字城市的服务平台;亚运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场景可使用外币移动支付,并在赛后扩大覆盖范围和应用……亚运会上的科技成果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三是塑造了“人人参与”的文明风尚。从“我为亚运献一策”到亚运会口号、会微等的征集,从现场观赛到服务保障,从赛事风潮到全民健身,杭州市民凝聚起“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亚运添光彩”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为了办好亚运盛会,杭州市民是怎样做好东道主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杭州亚运会“典藏”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的“典藏”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方法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初,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指出要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放眼全国,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中国发展的版图中举足轻重;着眼长江中游三省(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同饮一江水,更要共同下好“一盘棋”。相比于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城市群,以及世界一流的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还不平衡,整体上与先进地区存在差距。还要进一步打破藩篱、拆除壁垒,在基础设施、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多领域深度融合、拓展合作,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更加一体化、更具“整体感”。

湖北要有敢于领跑、力争上游的气魄和担当,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持续深化与兄弟省份交流合作,落实“1+N”合作协议,发挥三省联合办公室作用,推动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结合材料,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