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八个分论坛在深圳举行。

有专家表示,文艺工作者要真正树立大历史观,在拥抱时代的过程中获得对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总体性思考、综合性体察;要多方联动、集合优势资源,更好地推动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要着眼于个人与时代、历史和现实、人类与国家,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还有学者认为,目前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事业正处于最好的时期,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要从文物普查和登录机制、法律法规完善、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下功夫,用更多的方式讲好文物故事,让群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也有专家认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贸易提升质量要找准切入口和载体,选好项目和产品;要把握好百年大变局的时与势,守住中华文化的根和魂,提升文化出口的市和价。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文艺工作者应如何树立大历史观,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以上观点对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有何启示。
(3)近年来,我国各大博物馆致力于用各种创意方式讲好文物故事,让群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假如你是某博物馆工作人员,请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谈谈你将如何讲好文物故事。要求:具体做法与思维方法相对应。
2023-09-06更新 | 4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3年5月20日,以“情系江苏共筑梦想”为主题的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启大幕。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展望了江苏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版图”:沿江八市打造世界级扬子江城市群,形成江苏发展的“金色名片”;南通、盐城、连云港打造沿海经济带,构筑江苏向海发展的“蓝色板块”;淮安、宿迁和里下河地区打造江淮生态经济区,构建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地带”;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四大功能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支撑起江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未来。


结合材料,分析江苏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版图”规划所蕴含的辩证法道理。

3 . 2023年3月5日,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回顾了过去一年和五年的工作,同时提到今年是政府换届之年,前面报告的经济社会发展多领域、各方面工作,今后还需不懈努力。会议重点提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同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积极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会议还强调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展开相关工作部署时是如何坚持超前思维方法的。
2023-05-30更新 | 73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至2022年,是非凡的十年。十年来,值得讲述的中国故事灿若繁星。

材料一   刻真情真貌呈时代画卷

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我们这十年》可谓宏大格局下的一次广域创作。艺术家们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出发,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浓缩进11个单元故事,在充满烟火气的“人民视角”里,升腾起一个真实的中国。该剧以“我们”为讲述视角,确定了“一带一路开放中国”“民族一家团结中国”“精神富有文化中国”等主题方向,将中国这十年发展的横切面置入百姓日常。由始至终,“我们”是剧的主体,因为剧中所反映的生活,就是所有观众共同创造的。此剧一经播出就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追剧热潮,收视和热度持续攀升。

材料二   聚十年成就讲奋斗故事

《前海》是《我们这十年》唯一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单元剧。该单元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蓬勃的创业环境呈现给大众,处处彰显出前海优越的政策环境,为观众们真实展现了梦想的实现需要时代的机遇与国家的力量。看完此单元剧后,有人认为,“创业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没有国家做支撑,没有好的政策支持,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好,《前海》给了我们年轻人特别大的力量。”也有人认为,“相信还有更多年轻人和剧中人物一样,正在以湾区速度背靠祖国,向阳生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们这十年》是如何在充满烟火气的“人民视角”里升腾起一个真实的中国,赢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背靠祖国,向阳生长。
2023-04-03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加速向创新驱动转型,粤港澳大湾区再次走在新一轮改革的前沿,逐步转型为新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昔日的“世界工厂”蜕变升级为“中国硅谷”。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合作、产业互通正在变得愈发紧密,产业集群呈现出“跨城市”的特点;科学、技术、生产在不同的城市间实现一体化整合,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和广州为联动核心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广深两大核心城市携手并进,带动了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组团之间的边界彻底被打破,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联动格局正在形成;香港、澳门也积极采取了相应举措,加速融入大湾区发展。未来深圳将协同东莞、惠州共同强化临深片区产业升级发展,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业集群,使该地带成为引领大湾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节点。广佛携手打造发展融合试验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领域,共育30个产业平台,打造4万亿级产业集群。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解密“双循环”新格局之下,粤港湾大湾区是如何从昔日的“世界工厂”蜕变升级为“中国硅谷”的。
2023-03-30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物业服务问题,近些年来,W市通过推行“三联工作法”,构建协商机制,进一步优化小区服务,推进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

将红色物业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市、县两级成立物业行业党委,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组建群团组织”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全市物业行业全覆盖,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各街道、社区全部建立物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

在强化协同联动过程中,社区党组织牵头落实支部联建、决策联动、工作联手的“三联工作法”,构建“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业主”的“五位一体”协商平台,共同解决矛盾和纠纷。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项目小区广场设置党建文化长廊,发挥其教育居民、服务居民的功能。在红色物业小区成立红色先锋站,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小红帽志愿队”“夕阳先锋队”等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推进小区治理。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W市的做法体现的智慧。
(2)为凝练W市的基层社区治理之道,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撰写一份总结报告的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2023-02-23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2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南北鸿沟继续拉大,粮食、能源安全出现危机,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个别国家将发展议题政治化、边缘化,搞“小院高墙”和极限制裁,人为制造分裂和对抗。面对这种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自立同学认为:



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加以说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大食物观是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传统的粮食观主要关注吃得饱,而大食物观拓宽了食物的边界,在口粮安全的基础上,保障营养供给的安全,确保人民健康饮食。

进入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让老百姓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正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食物供求长期处于一个紧平衡的状态,需要把农业着眼点从耕地转向全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要在牢牢端稳饭碗基础上,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贯彻落实大食物观。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材料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需求可能进一步波动收缩。特别是某些国家试图通过脱钩断链、打压企业等方式极限施压,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对全球总供需平衡产生重大冲击。从国内看,近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亟待从供需两端发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长久之策,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把握以下重大原则要求。一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现实的经济运行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连续循环过程,经济政策要着眼全局和整体进行设计,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二是必须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发展最终靠供给推动,从长期看是供给创造需求。要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着力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以自主可控、优质有效的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简要分析把二者结合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要求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023-01-14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三校联考(增城中学、华侨中学、协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表决通过。从黄河特殊的水情河势看,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开发利用率却高达80%,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为此,制定黄河保护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黄河保护法坚持全流域一盘棋,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在统一调度实施上,黄河保护法规定,黄河流域管理机构统筹防洪减淤、城乡供水、生态保护、灌溉用水、水力发电等目标,建立水资源、水沙、防洪防凌综合调度体系,实施黄河干支流控制性水工程统一调度,保障流域水安全,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全流域一盘棋体现在各部门协同合作。水利部门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机制,进一步健全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进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落地见效,严厉打击黄河流域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努力打造幸福黄河。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观知识,阐述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必要性。
(2)黄河保护法坚持全流域一盘棋,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结合材料,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