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国际社会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特点,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都已经处在一个命运相关的共同体当中。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安全层面,丝路沿线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各国政府需要共同维护好丝绸之路沿线和平与稳定,共同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共同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 . 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应该聚焦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如果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是“产能过剩”,那就相当于将产品出口跟产能过剩画上等号,这是违背经济理性的逻辑。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作为绿色产品的重要生产国,继续其生产活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用保护主义捆绑新能源产业,无疑将削弱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从相关主要指标来衡量,美欧一些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抱怨缺乏数据支持。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增加的同时,价格也在上涨,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平均售价大约是中国国内的两倍,这一方面说明西方所谓“倾销”的说法站不住脚,另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正在增加,何来“过剩”之说?

美欧一些国家刻意通过“去风险”等方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阻碍全球资源高效配置,也会导致其本土企业发展受阻。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中国产能过剩论”予以驳斥。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天津人的“大水缸”,于桥水库曾因污染严重,威胁到天津饮用水安全。对此,天津、河北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中央及津冀两地共同安排资金解决水环境问题;河北启动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天津实施“南迁北管”,于桥水库南岸44个村集体搬迁,北岸农村实施污水治理……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于桥水库的水质由IⅣ类恢复到Ⅲ类。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加快建立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资金拨付、联防联控、流域保护等领域持续发力。三地共同实施生态补水,连续第三年实现永定河和大运河全线通水,7个重点河湖生态水位全部达标,河北国考劣V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天津12条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京津冀三地协同治水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百所名校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大联考(三模)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自古尊崇仁德博爱。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蒙内铁路对肯尼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中欧班列累计运输货值超3000亿美元,菌草技术在100多个国家创造了数十万个绿色就业机会,澜湄甘泉行动计划为7000多名居民提供安全饮水保障,中老铁路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鲁班工坊”帮助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的。
(2)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证明,“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予以说明。
(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请就如何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丽中国建设内涵丰富、属性多样,并不局限于生态领域,也包含文化之美这一维度。

材料一   【绿色生态】

作为天津人的“大水缸”,于桥水库曾因污染严重,威胁到天津饮用水安全。对此,天津、河北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中央及津冀两地共同安排资金解决水环境问题;河北启动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天津实施“南迁北管”,于桥水库南岸44个村集体搬迁,北岸农村实施污水治理……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于桥水库水质由Ⅳ类恢复到Ⅲ类。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加快建立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资金拨付、联防联控、流域保护等领域持续发力。三地共同实施生态补水,连续第三年实现永定河和大运河全线通水,7个重点河湖生态水位全部达标,河北国考劣Ⅴ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天津12条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京津冀三地协同治水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材料二   【文化之美】

有专家指出,20世纪建筑遗产是近现代百余年历史的载体之一,这些建筑遗产在城市徵更新中更能凸显城市的文化,贴近社会生活的潮流,其功能更容易延续并实现创新转化。我们也要看到,20世纪建筑老化速度相对较快、材料性能寿命较短,抢救工作仍具紧迫性。让20世纪建筑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城市,关键要在活化利用中探索文旅融合,使建筑遗产更好地推动城市文化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2)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对我们提升思维素养的意义。
2024-06-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百所名校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大联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和谐、合作”的“和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产物。

中华文化的和谐性体现在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四个方面。具体来讲,人与自身的和谐,讲求的是追求幸福、注重人情、修身养性、涵养道德、身心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拓展到国际关系中,就是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两手”都要硬,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蕴含的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等重要观念,与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的思想一脉相承。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应如何推动文化交流与交融,请就此提三条建议。

材料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毛泽东以来历代领导人倡导的科学态度,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强调,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习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3)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习总书记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述中体现的辩证思维方法。
2024-06-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高级中学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丽中国建设内涵丰富、属性多样,并不局限于生态领域,也包含文化之美这一维度。

材料一   【绿色生态】

作为天津人的“大水缸”,于桥水库曾因污染严重,威胁到天津饮用水安全。对此,天津、河北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中央及津冀两地共同安排资金解决水环境问题;河北启动沿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天津实施“南迁北管”,于桥水库南岸44个村集体搬迁,北岸农村实施污水治理……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于桥水库的水质由Ⅳ类恢复到Ⅲ类。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加快建立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资金拨付、联防联控、流域保护等领域持续发力。三地共同实施生态补水,连续第三年实现永定河和大运河全线通水,7个重点河湖生态水位全部达标,河北国考劣Ⅴ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天津12条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京津冀三地协同治水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材料二   【文化之美】

灵动多彩的燕赵大地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

●乐亭皮影是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说唱为一体的戏曲表演艺术、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成形于金代,盛行于清中晚期,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它在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河北井陉县境内,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明清,源远流长。传统井陉拉花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井陉拉花的音乐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宫廷音乐的色彩,与拉花舞蹈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

(2)从“乐亭皮彩”“井陉拉花”中任选一个,运用联想思维方法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实现该特色文化的发展。
要求:①阐明创新路径及预期效果;②逻辑清晰,层次分明;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2024-06-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从理念到共识,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求“民胞物与”“天下为公”。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薪火相传,并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丝路精神的指引下,从意大利瓦多集装箱码头开港运营到“丝路海运”联盟的组建,从开展跨境医疗合作到国际和区域卫生合作机制的建构……,中国携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开放包容理念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差异,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现代化道路与模式的自主选择,创建新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在开放包容中共探现代化建设之路,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表示: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目前累计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下,2022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计进出口额达12.54万亿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人民币,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1)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推动共建各国共探现代化建设之路,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说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如何体现“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
(3)班级举行“弘扬丝路精神,助力一带一路”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要求主旨鲜明,朗朗上口,每个要点在15个字以内。)

9 . 日前,国务院批复了《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家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也是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规划》提出,要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997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9845万亩;要将上下游、干支流、水上岸上、点源面源作为一个整体综合治理,加强高黎贡山、滇池流域、赤水河流域、太湖流域等重点区域的空间管控引导,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促进生态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务院批复《规划》的意义。
(2)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务院出台《规划》是如何提升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的。
(3)说明《规划》提出的措施如何体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锋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雷锋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他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这是雷锋对共产主义忠诚信仰的表达。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的“一滴水”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将“小我”融入“大我”,积小善为大善。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大潮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当代雷锋”郭明义、“雷锋奶奶”靳国芳……一个个先进典型,透射出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芒,见证着雷锋精神的实践力量。在雷锋精神的赓续传承中,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向善向上蔚然成风,一代又一代人书写着不同的雷锋故事,为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1)学习雷锋精神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3)在学雷锋月,某学校准备开展以“向雷锋学习,树校园新风”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为该学校开展此项活动拟定一个方案。要求:①主题明确;②结合学科知识,说明目的意义;③15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2024-06-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一)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