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谋划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事物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苍莨”是春天竹子出生时的青绿;“月白”是月光洒下的一片青白;“海天霞”是海霞灿烂里云朵和天空被染上的那层浅红;“暮山紫”是黄昏时刻山间烟雾与夕阳落照交织的紫色…… 中国色从自然中寻找色彩的气韵,充满中国人的感知力与想象力。可见(     
①气韵雅致的中国色具有鲜明独特性,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②中国色能够派生出丰富色彩,是现代色彩艺术实践的理论源泉
③中国色融合自然具象与人类心灵意象,在触类旁通中创新色彩表达
④中国传统色彩体系虽历经千年,但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始终不会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3更新 | 463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2019年,我国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际会,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中国社会已开始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体现了(     
A.人类社会是发展的B.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C.自然界是发展的D.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4 .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还通过了《民法典》,我国法制建设应坚持与时俱进。下列古语与法制建设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②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④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8月3日,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滚烫的“橄榄球”状系外行星,它是一颗“热木星”。研究人员说,这颗行星因为距离恒星太近而被撕扯、加热,大气正在加速逃逸,并且还发现该行星大气中的镁和铁等元素正在以气流形态逃逸,这是首次在“热木星”中观测到此类现象。这一发现表明(       
①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②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意识能如实的反映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1-11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6-10更新 | 3076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国维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高考班)
7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我国GDP目标增速为6.5%左右,低于2016年同比6.7%的目标增速。事实上我国在创造了二战后一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纪录后,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这表明(    )
①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本身是永恒的
②困难是暂时的,要对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充满信心
③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