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团队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在储能芯片领域成功设计构筑了第一个单根纳米线电化学储能器件,填补场效应储能芯片领域的空白,为储能芯片在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奠定科学基础。这表明(       
①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总能正确反映存在
③获取科学实验研究成果是该科研团队的重要目标
④人们能够以自身的需要为基础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不断地发明和改进手机,从大哥大时代到2G时代、2.5G时代、3G时代、4G时代,再到5G时代的到来,手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在不断发展。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②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③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历经40多年精心保护,曾极度濒危的朱鹮,数量已经从1981年的7只增至9000余只,栖息地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展到1.6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朱鹮保护,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这得益于(       
①实践手段的改进提高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②人们理性认识的深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了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人们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了人为事物的联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26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跨越了73年,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是扬弃
②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历史时代的产物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构成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社会发展中变化是相对的,不变是绝对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3-22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5 .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这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内蒙古科学推进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促使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上述材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潍坊市峡山区共有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22万,占总人口的95.6%,属于典型的农业区。据统计,全区因高龄、车祸、疾病、残疾等原因导致失能的老年人约1400余人。近年来,峡山区以失能老年人为突破口,通过“四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农村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创新之路——“1126+”失能群体救助供养模式(1个基金、1个智慧养老平台、2家养老机构、6家居家照料公司、13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2022年3月,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公布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名单,潍坊市峡山区《以“四化”建设破解农村失能老年人养老难题》成为山东省成功入选案例之一,其经验做法获得全国推广。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把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要求落到实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不能通过无条件、无差别、无步骤的整齐划一的绝对同步来实现。因此,急于求成或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想法和做法,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更不符合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分阶段进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坚持循序渐进。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知识说明潍坊市峡山区“1126+”失能群体救助供养模式获得全国推广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3-03-06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洛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请结合所学认识论与辩证法的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加以分析。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全国各地中小学将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开始使用。


(2)假如你班级发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定两条建议。
2023-03-0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对湿地无节制开发利用,致使大量的湿地资源遭到破坏。现在,各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湿地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逐渐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已经逐步成为全球共识。这是因为(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要着眼长远摒弃眼前利益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和保护自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人类能够突破特定历史阶段和条件的制约改造自然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实践提高了人们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并推动认识深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发展的普遍性
(1)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______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2)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3)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4)人的______是发展的。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023-02-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作业设计
10 . 阅读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议学材料:

材料一   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条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又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并最终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从猿到人的进化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材料二   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有学者概括道,第一,猿的简单活动逐渐发展、变化,质变成人的劳动;以简单活动为基础和特征的猿的“社会”消亡,以劳动为基础和特征的人类社会诞生。第二,人类社会演变的过程是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其中原始社会是公有制社会,即社会成员按需支配(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同时也是劳动者自主支配(占有)自身劳动力的社会。奴隶社会是第一个私有制社会,即它是由(奴隶主)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劳动力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封建社会是(地主)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而不完全占有(农民)劳动力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资本社会是(资本家)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而并不占有(工人)劳动力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公有制社会,即由整个社会共同占有(支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第三,共产主义社会以后的人类向何处去?

材料三   人的认知是如何发展的?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新的心智能力的出现是每个新阶段到来的标志,而这些新的心智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以更为复杂的方式来理解世界。



议学任务:
(1)结合材料一,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
(2)结合材料二,回顾人类社会的形态演变,选择你感兴趣的某一历史时期,谈谈该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
(3)结合材料三,人的认知发展是怎样的过程?结合切身体验,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终点或顶峰吗?阐述理由。
(4)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哲学道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5)说明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2023-02-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作业设计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