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     
①完成了对我国新时代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
②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③是正确打开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奥秘的钥匙
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5-29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宜黄一中等)
2 . “十三五”期间,我国宏观调控不断完善。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相机抉择,努力开好顶风船,实施逆周期调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由此可见,完善宏观调控需要(     )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在实践中不断推翻以往的认识成果
③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在不断创造矛盾和解决矛盾中前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08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3 . 中华诗词包含的哲理博大精深,在关于人如何看待事物之间关系上,元稹曾以“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来劝诫世人。下列选项与该句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②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③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5-05更新 | 18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国内外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生活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的思想也随之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的思想随着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说明(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2.上述事实蕴涵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B.物质和意识都是运动的主体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2021-04-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兴安县兴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政治试题(理)
5 . 2010年7月18日,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从哲学上看,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     
A.重视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B.坚持了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C.重视了内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第一位作用
D.重视了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2021-04-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兴安县兴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政治试题(文)
6 . 《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  )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能认识后者 ②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③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改变做事的方法 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4-18更新 | 19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实践中生成的,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体现了(     
①真正的哲学必定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③正确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坚持发展,使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地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1-03-1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8 .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     
①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④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循环性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11-12高二上·浙江杭州·期末
9 . 当前,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等。从唯物史观看,“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C.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021-02-22更新 | 9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0 . 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十六字防疫要求中,“科学防治”是一条重要的方法论。一方面要避免反应迟钝、见怪不怪的“麻痹症”,另一方面要力戒反应过度、鸡鸭断粮的“过敏症”,既“治已病”又“治未病”。这主要体现的方法论要求是(     
①重视事物量的积累,循序渐进②防微杜渐,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把握客观规律性,审时度势④坚持发展的观点,开拓进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1更新 | 79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1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