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当今时代能源瓶颈愈加明显,2017年9月6日,日产在东京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聆风纯电动汽车。这款电动汽车是对其2010年发售的第一代“聆风”的全面升级,既有渐进式改良,又具有颠覆式技术创新。新一代聆风不仅将续航里程提升了40%,达到了400千米,而且在科技和人性化方面也引领了潮流,搭载了多种创新性的配置。这说明
①新认识总是在否定旧认识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
②着眼实际需要是创新的必然要求
③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④新出现的事物容易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100多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预言黑洞的存在;60多年前惠勒提出“黑洞”概念;5年前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被科学家“捕捉”到,人类开始“听”到黑洞;2019年4月10日,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首张黑洞照片,这是由多名科研人员用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从四大洲8个观测点“捕获”的视觉证据,人类终于眼见为实。这说明(       
①包括人类思维和认识在内的整个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②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能够不断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具有主动创造性的科学预言是科学实验的唯一源泉
④人的认识能力能够超越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9-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1G是移动通信语音时代的开始;2G可以浏览一些文版信息;3G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并处理图像、音乐等;4G让我们随时看电影不再成为奢侈;5G相比4G,将在容量、传输速率、可靠性等方面实现质的提升。从1G到5G,这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表明(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8-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漫画《购房父子的焦虑》(作者:罗琪)从哲学角度看(       

【等等再买,房价还会下跌。再不买房,钱会缩水】
①漫画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说明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③人们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④人们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0-07-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1期末升级政治试题
5 . 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将华为纳入“实体名单”,禁止华为向美国出售、购买通讯技术和服务。就在世人讨论“华为会不会倒下”的时候,华为却以“备胎”计划,向全世界宣告其具备突破“封锁”的实力。多年前,华为就做出了“总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的极限生存假设,并为此打造了很多“备胎”。与华为“备胎”计划体现的哲理最相一致的是(     
①“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用纯《治家格言》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蠡》
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④“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6-09更新 | 87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
6 . 发展具有普遍性,下列说法能够体现发展观的是(                
①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变化过程
②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酸雨增多
③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④电脑算命取代传统算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正成为“遗失的美好”。要找回这种“遗失的美好”就应该
①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超越实际②坚持发展的观点,追逐潮流,与时俱进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创造条件,扬长避短④坚持矛盾的观点,权衡利弊,趋利避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我国是爱玉之国,玉之邦,玉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宁为玉碎”的爱国气节;“瑕不掩瑜”的廉洁气魄:“润泽以温”的奉献品德……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玉文化”随着时代更迭而经久不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寓德于玉”体现了“德”与“玉”的自在联系②“寓德于玉”中的“德”与“玉”之间相互决定
③“以玉比德”的玉文化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④“玉”的具体特性承载“以玉比德”的思想观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由于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北极海冰加速融化,数万只海象被迫逃往美国阿拉斯加州。如果全球继续变暖,北极夏季海冰将不复存在,数种极地动物会因环境恶化走向灭绝。这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2020-01-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市三十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方法有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对上述读书方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读书人是主体,不能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②入书与出书,是一个既肯定又否定的过程
③读书的要义在于博览群书,收纳全部知识④《扪虱新话》读书法总结精辟,古今不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1-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